和以往国际车展稿件不同,驾仕派对今年北美车展的解读来得略晚一些。这是因为我们不再假装在现场,仅利用资料与图片来分析新车,此次北美车展驾仕派邀请在美国研究交通政策的在读博士鱼非鱼主笔连续的现场报道,他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自费前往底特律为我们带回视角更为独特的解读,以期让大家能更深入的了解新年第一场国际车展的资讯。
在本届底特律车展发布的多款新车型,有一个突出的主题,就是二线豪华品牌纷纷推出自己的旗舰车型版本。
凯迪拉克推出了比之前的XTS都更大更高级的CT6,同时启用了全新的车型编号。
林肯复活了停产15年的旗舰车型Continental。
沃尔沃没有继续更新S80,而是直接推出了S90,比S80普通轴距版长了超过100mm。
现代趁着雅科仕换代的契机,将整个捷恩斯品牌独立,新一代的Equus也就变成了捷恩斯G90。
这些车型起价大概都在5万至6万美元之间,只比E级和5系贵一点,但除了沃尔沃S90稍微小一点之外,其他几位尺寸都跟一线豪车的旗舰车型如S级、7系相近。CT6更是已经在宣传上打出了“与7系同级”的口号。
那么究竟这些车怎么样呢?我们现在还没有机会去试驾对比这些车型。不过在底特律车展上,捷恩斯G90和沃尔沃S90都开放了静态体验。趁着老牌旗舰奔驰S级,刚刚上市的新一代宝马7系,以及稍微后辈的奥迪A8,雷克萨斯LS都在,价位和尺寸更相似的英菲尼迪Q70L和起亚K900也有,再加上同样在底特律车展上发布的新一代奔驰E级,正好也可以大概比较一下,到底这些二线豪车品牌的旗舰车型,在江湖上是个什么地位。
这次底特律车展,沃尔沃的展台只有2辆S90,1辆XC90,狭小的地盘显得有些寒酸。
而在这一批二线豪车旗舰里面,沃尔沃S90的尺寸是最小的,价格尚未公布,但可能也会是最便宜的;动力也仍然是我们熟悉的2.0升4缸涡轮增压T5和双增压T6,跟国内XC90一样,没有太多新意。
站在真车面前的时候,感觉到S90的气场倒完全不输对手。虽然只比S80长了100mm,车长仍不到5米,但在没看参数之前的时候,光看外表我完全意识不到它的尺寸跟CT6,S级和7系有什么差别。也许是因为发动机的小型化,S90的发动机舱得以做的更低矮,加上更平缓的尾部曲线,显得整个车身都更修长。
来到S90内部的第一印象也相当不错。大面积的真皮包裹观感和触感都不错,但木质装饰板却远没有官方宣传图片上那么高级。中控显示屏面积很大,加上两侧上宽下窄的空调出风口,显得很豪华。不过这个中控电脑基本只能通过触摸屏操作,大大降低了开车时盲操作的可靠性,对于注重驾驶安全的沃尔沃来说,这似乎不太应该。相比之下宝马的iDrive既显得与众不同,又能够更准确且放松的进行操作,就要好的多。此外,前排座椅的坐垫的前半部可以像7系那样前后移动,但是这部分坐垫却使得乘坐感很硌,向前调整以后的撑托就更加奇怪,相比7系有明显差距。
没有那部分可移动的坐垫以后,S90的后排坐着反倒比前排舒服,能够体现出高档皮质的柔软品质。但除此之外也没有多少亮点。之前宣传的Lounge concept功能在这款量产车上消失殆尽,腿部空间虽然比奔驰E级大,即使像我这样的身高,也能够做到驾驶位调至舒适以后,后排仍不顶腿,但奢侈就完全谈不上。另外后排的座椅靠背不能调节,更没有电动头枕等高端配置,后排没有任何多媒体娱乐系统,中央扶手处也没有什么控制功能。虽然后排整体的体验还是明显胜过换代后后排反倒变局促的E级标准轴距版,但还是难以配得上真正旗舰车型的名头。
在这次车展开放静态体验的同级别展车里,这辆S90的整体表现只能与英菲尼迪Q70L列在同一水平。相比后者,外观和内饰的高级感优势很大,但易用性和空间上却有明显不足。而跟其他二线旗舰车型则仍有明显差距。
捷恩斯G90
之前在14年的洛杉矶车展上体验起亚K900时,电动后倾座椅的舒适度就让我对韩国汽车工业完全刮目相看。捷恩斯G90的发布,以及之前的捷恩斯轿车更名为捷恩斯G80,正式让全球豪车市场中多了一个新的搅局者。
现代雅科仕在1999年推出,经历了两代之后,终于有勇气作为独立品牌发布。上代雅科仕在北美的起价高达61000美元,如果G90也延续同样的售价区间,将是二线豪车旗舰车型中最高,但自身品牌积淀最浅,不禁让人捏一把汗。
不过如果你仔细了解了G90这款车型以后,就会发现其实G90的定价并不贵。首先,捷恩斯的普通版车长超过5.2米,这超过了所有非加长豪华轿车的长度。而在我静态体验的过程中,也能发现捷恩斯的后排空间相当宽裕。
其次,捷恩斯的动力匹配只有5.0L V8和3.3L双涡轮V6两种,最大输出都在350马力以上,几乎超过了同价位任意一款大型轿车。此外,G90的中低配车型车内就有相当豪华的用料和配置,并不像很多豪华车型一样,用一个较低的起价诱骗买家上钩,但如果要加到理想的配置,往往售价还要增加近一半。
也许是照顾到美国市场,捷恩斯G90的外观设计很好的融合了复古和现代,面积很大的中网,配合车身一定的棱角感,既奢华也有一些动感。不过相比S90整体感没那么修长,单独看不会想到它其实有5米2的车长。
真正坐在G90的内部,也能够感受到它的豪华感。G90的后排采用了两个独立座椅,虽然不是可以电动后倾,但固定的姿态就非常舒服,靠背和头枕的贴服性都很好,空间也足够奢侈。而在两个独立座椅中间,则是巨大的控制台,可以控制后半部的空调,以及前排座椅后方的多媒体电脑。
前排的座椅也相当舒适,电动调节为22向,同时还有迎宾功能,可以在上下车时自动将座椅后移,方便上下车。中控面板的设计稍嫌老气,但高级感仍然做足,而且操作起来也挺顺手。中控电脑的控制则是通过一个类似宝马iDrive的旋钮实现的。我特别喜欢的还有比较矮而宽的排挡杆,手感极有贴服性,而且只要轻轻抬手就可以操作,有一种雍容感。
在比较了很多车以后,G90给我的整体感觉已经超出起价更高的奥迪A8和雷克萨斯LS。当然,毕竟定价差距过大,G90相比车款较新的S级和7系还是有明显差距,特别是如果追求极致的后排享受,那么S级还是不二之选,奔驰对舒适度设计的理解仍然是新晋品牌无法在短期内匹敌的。但相比同时上市的S90,G90起码静态体验的优势相当明显。(来源:驾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