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 正文 |
| 80年代中期以来,轿车在中国能不能进入家庭,一直争论不休,提倡者言之凿凿,反对者理直气壮,各方面都言之成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似乎成了一个死结。然而到了今天,消费者的意愿给争论划了一个不算圆满的句号,私人购车比例日见其增,奢靡的公费用车一再受到批评。汽车进入家庭成为一种趋势,不管你这道理那道理,汽车的发展,按照自个儿的规律行事。 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特别是告别了短缺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原来人们担心阻碍轿车发展的制约因素,反而成了促进轿车发展的因素。石油涨库、油田关井限产,造成石油、石化行业严重亏损,工人下岗,令人担忧。道路问题,除一些大城市的基础建设,需要进一步发展,大量的公路建成了无车可跑,收不回投资,令人焦虑。轿车厂经济规模形成,能力得不到发挥,更令人着急。而环境保护问题,则成为推动轿车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换代的直接动力。 人们呼唤着轿车开进私人家庭。 现在轿车进入家庭仍然是障碍重重,最主要的问题是三 个:首先是车价太高,不仅和绝大多数平民家庭收入不成比例,而且远远高于国际车价,让中国的购车者深感不平。二是价外税费太高、太多,让购车者难以承受,人们说“即使买得起车也用不起车”。三是使用环境恶劣,限制多,服务少,令人处处不方便,买车成了找麻烦。 使用环境的改善,需要政府出面,认真解决,否则“刺激消费、启动市场”就是一句空话。令人欣喜的是,有关部门已在制定有关消费政策,我们翘首以待,但愿不要让消费者失望。轿车价格问题是今年以来人们谈论最多的问题,从本次调查中也不难看出,车价是当前购车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阻碍轿车进入家庭最直接的障碍。轿车厂商一定要明白,让更多的人买得起车,迅速把市场做大,才是厂家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所在。出路就是第一不要追逐暴利,第二降低成本,除此别无他途。怂恿你们卖高价,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未来,实则是害了你们。 这里我们还是要给一些人打消顾虑:轿车进入家庭不是普及轿车,它是消费观念、消费形式的改变。至于中国轿车究竟应该发展多少为宜,社会本身自会调节,人为的事先框定一个模式,注定要失败的,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够多了。 所属专题:程远专栏 主编信箱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 正文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