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 有危言耸听者曰“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将会洋车遍地、本土品牌全军覆没,中国汽车业要遭生死劫。有乐观者曰“入世”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的汽车业可加入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要与国外诸强抗衡。 客观曰“入世”后既不悲观亦不乐观,有造车能力的国家都不可能详车遍地,无非比例多少而已。前段时间关于合资企业算不算本国企业总算告一段落,在此落户就算本国企业,按此类推,外方独资企业也应算是本国企业,至于民族产业的界定就众说纷纭了,广义的民族是指中华民族,狭义的民族是指中国的56个民族,所以民族产业还是含糊其词,采用本国企业为好。 由于中国的汽车市场是全球汽车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避免成了国际市场国内化和国内市场国际化,目前的格局不是中国汽车业整体加入到国际市场去竞争,而是国际汽车业整体加入到中国市场来竞争。品牌可贯穿全球市场,资金可在全球流通,技术可全球开发,部件可全球采购,人员可全球招聘,但一国的税收可不供全球分享。美日两国作为市场经济最发达国家,照样要为每年的近400亿美元的汽车贸易不平衡状况而大动干戈。 中国汽车消费能力的增长并不取决于本国汽车业的能力增长,一旦本国汽车业的自产自销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量,进口汽车当然要长驱直入,除非人为去遏制,但也要付出相应的经济和政治代价。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是由进口产品、合资产品、“土特”产品所形成,竞争最激烈的板块是原装进口产品与本地生产的外国品牌产品之间的争斗,本土品牌产品只能先从外国品牌产品无暇或不能顾及的市场细分的空隙中栖身,慢慢增强实力和扩大地盘。 令人深思的是外国汽车巨头已开始实行“一个都不能少”的战略方针,美国通用虽自身不会造小型车,但可动用雄厚的资金购买善造小车、微车的优质企业,几十年前吞并了德国欧宝,近年又连吃了日本的铃木、五十铃、富士重工,现在通过资产运作间接进入优质的中国微车大企业五菱,这种模式一旦奏效,其他的汽车巨头就都会步其后尘效仿。这样一来,好不容易从市场缝隙中长成的本土品牌,可能像妙龄女郎难抵御金钱诱惑而委身大款,要么嫁人不改姓,要么再弄出个“小小别克”之类。但愿“吉利”、“中华”等土产品牌几年后还能亭亭玉立,没被入赘招安。没有一批值得称道的本土品牌与外来品牌同台唱戏是有缺憾的,虽然不会影响本国的税收和企业的生计。企业卖的车再多也不过为他人品牌长志气,替人扛活,生不出什么品牌的自豪之感来。提倡本土品牌共存并不是要狭隘地抵御外来品牌,汽车市场也要土洋品牌百花齐放,应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中国汽车业能不能冒出个别像海尔、联想那样的企业,哪怕营造出一个中国特有的知名百姓汽车品牌和特色汽车文化,这是政府和企业在跨入新世纪所应着重去考虑的。但愿“三口乐”和“小福星”等不战自灭的凄凉史不要老在自家门口重演。 作者:钟师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主编信箱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