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汽车 > 吴迎秋专栏专题 > 正文

2001中国汽车难有答案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15日 13:48

  “汽车今年是大年还是小卸”讨论

  80年代,中国将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曾经鼓舞了许许多多的人。10多年过去了,汽车产业仍然有着太多的争论,“支柱”没有成为支柱。这是为什么?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中行新上网抵债资产
回力摄影比赛,赢大奖! 江南风光诚招首批代理

  2000年,国家明确提出“鼓励汽车消费”,并且,我们也看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行动。同时,国家将“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汽车普及率”写进了“十五”规划。这再次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欣喜之余,人们还是担心,百姓圆汽车梦的日子到来时,中国的汽车业有否准备好?

  有人说过,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太多,答案太少。将这句话用来说中国的汽车产业十分恰当。

  80年代,随着汽车工业被列为支柱产业,“汽车热”迅速升温。就在那个时候,有人提出了“轿车进入家庭”的设想,但是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从80年代末期,私车消费已经开始显露苗头,到90年代中期,像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和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有不少的私家百姓圆了汽车梦。北京从1995年开始,几年间,私车发展比例每年都在10%左右,这是中国汽车的第一次消费高潮。在这次高潮到来的时候,我们看到,政府部门包括行业管理部门在新的市场形势面前滞后了,汽车生产企业同样滞后了。政府部门的滞后体现在对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带来的对城市规划、交通、环保等方面管理的不适应;行业管理部门则没有将产业布局的时间表调整在一个适当的时间段,甚至在有些人看来,轿车进入家庭是2000年以后的事;而在我们的汽车生产企业那里,奉献给汽车消费者的大餐长期以来一直是“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其后果是消费者在没有选择余地情况下只能放弃选择。

  事实证明,第一轮私车消费高潮对于汽车产业来讲,我们已经“踏空”了。中国的汽车产业没有抓住那一次能够迅速占有市场、扩大品牌知名度的机会,在今天我们面临即将加入WTO,要与国外的汽车产品竞争中国的时候,不能不认为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也就不奇怪汽车产业曾经作为支柱为何失败的原因了。

  中国的第二次私车消费高潮即将到来,而且可以肯定,这次高潮将更加凶猛。随着进入新世纪,我们已经可以说,家庭轿车世纪圆梦。在这高潮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汽车的政策层面全面“利好”,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高度重视汽车消费对于拉动内需、发展经济的作用。我们也相信,这种政策的利好一旦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响应,一定会产生很明显的市场效应。

  然而,我们还真的担心中国汽车会在第二次私车消费高潮面前再次“踏空”。

  时机和时间,中国汽车业均无法选择。当我们意识到要发展汽车工业时,WTO的敲门声已经响起,当我们要扩大市场时,外国的汽车进入要与我们分中国市场。

  现在回头看,80年代中期,韩国的汽车业刚刚起步,日本汽车公司的能量在走出国际市场的时候,也只能光顾一头而不能全面铺开,欧美诸大汽车公司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了解还差得很远。加上那个时候中国汽车市场的开放程度很小,从竞争的角度言,当时中国汽车业的成长环境不错。

  今天,这个好时机失去了。我们看到,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随着中国市场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开放已经全面登陆中国,在20世纪末,在中国的舞台上拉开了国际汽车强国间的竞争序幕。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战役的胜负是21世纪世界汽车业格局中,谁占领先地位的一个重要砝码。世界汽车公司诸强不仅要在中国市场上抢份额,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渗透,以“本土化”的竞争思维来赢得更大的主动。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业的余地和空间,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规划和发展的自主性还有多少呢?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今天,我们提倡鼓励汽车消费,是否就是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机遇?或者说,期望通过迎接第二次私车的消费高潮使中国汽车业上一个层次的愿望是否现实?

  退一步讲,即使我们抓住这样的时机,留给中国汽车业的时间是否够呢?WTO将中国汽车的时间定格在了2006年,我们显然没有时间作出选择。产业如此,也就决定了当中国消费者有了越来越多对汽车需求的时候,我们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有了适销对路的产品,市场上不能表现出来,要从市场去找原因;有了市场却得不到产品的配合,我们必须检讨企业甚至是产业本身。对于中国汽车业来说,目前可能两方面的因素都要分析和检讨。如果这些深层的问题得不到答案,消费者很难将对汽车的需求变为消费汽车。我们最终可能看到第二次消费高潮到来时,恰恰是国外汽车品牌大力普及的好机会。

  多元化,中国汽车不好迈过去的一道坎。面对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多元化的需求,可能连外国汽车公司也会觉得挠头,中国汽车要做成规模太难了。

  中国的汽车业水平不怎么样,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中国一点都不落后于外国。中国汽车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特殊要求和挑剔可能连汽车 普及化程度很高的国家都比不了。相对于落后的产业水平,中国汽车也就面临一个尴尬,那就是很难做成批量和规模。一位外国汽车公司的高层曾经对记者说,平台战略是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好方法,但这是建立在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的基础上,中国差距很大。言外之意,在满足多元化的问题上,中国不可能有答案。另一家外国公司的市场主管对记者说,我们的百万辆产量是以全球市场为基础,中国生产百万辆汽车则是另外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外国公司的产品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美国卖不动,可以到欧洲卖、到亚洲卖。中国的汽车则是中国卖不动哪儿也卖不动。同样面临多元化,中国汽车没有全球化作为市场依托,在满足多元化的问题上又明显比人矮了一截。

  迎接第二次私车消费高潮的到来,中国面临着与外国汽车公司同抢市场的局面。这对于企业、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是个考验。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的能力是竞争力的体现。有人说,加入WTO,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市场最近,但中国汽车在尚未完全懂得市场的时候,多元化已经摆在了眼前。说句不客气的话,中国市场经济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汽车产业直到2000年的末期才有那么点市场的味道。首先,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强调竞争。我们看到,从80年代初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到90年代末,几近20年的时间,中国有多少个车型提供给市场、提供给消费者选择了?我们或许可以认为,短缺经济情况下不需要竞争。但是谁又预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一夜间已经由短缺转向了买方市场了呢?如此这般,我们也就看到了,即使今天买方市场条件下,各企业为了争夺市场而展开的竞争也只能是低层次上的竞争,价格竞争,而不是产品的竞争、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能力上的竞争。所以,我们认为2000年末,汽车行业以空前的速度推出新产品,从根本意义上说,它使得中国汽车业有了点竞争的味道,因为在此前,我们连竞争的格局都不具备。

  2000年岁末,赛欧夏利2000等新车型的推出使得广大百姓不断叫好,但是必须指出,对于汽车产业来说,迎接私车消费高潮的到来,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因为我们还不能提供各个消费层面需求的产品。对于赛欧、夏利2000等车型来说,企业只是提供10万元左右消费层面上的选择,并不能涵盖所有层面。而且,随着消费需求的更加多元化,消费层面的细分趋向将更加明显,今后还将会出现更多的赛欧、夏利2000。今天,中国汽车的断档产品依然很多。

  “踏空”现象,必须补上一课,可是,我们同样面临着:太多的设想,缺少太多的可供参考的答案。

  我们有理由认为,新千年的第一年,私车消费的高潮很难来到。其实,看看有关方面对今年轿车市场的预测就可以得出结论。66万辆,这是今年轿车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各汽车生产企业今年的排产计划也只是在去年的基础上自然增长。相对于2000年的轿车总数60万辆,我们几乎看不出任何高潮到来的迹象。预测部门及生产企业的谨慎判断,似乎对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但却是真实情况的反映。首先,WTO依然是消费者掏钱买车的时间底线,对价格的预期,对进口车的预期,包括对消费政策、消费环境的预期等都可能成为消费者持币待购的诱因。其次,我们的产业水平和能力仍然处于力不从心的状态,不仅技术上问题多,观念上、思维上同样有许多亟待解决但这些年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而且,解决这些问题,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我们还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第一次私车消费高潮没有抓住,是因为中国汽车产业没有意识到的话,那么,今天,面对第二次高潮到来时,我们没有准备好。

  在新千年到来的时候,在新的开局年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信心面对新的希望。但是,必须看到,如果我们的汽车产业不做艰苦努力,再次“踏空”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是这样,让中国百姓圆汽车梦,难。(本报记者 吴迎秋)



汽车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车展 名车 汽车壁纸
车模 车迷 香车美女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