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汽车业从来就没有这么热闹过,从去年年尾到今年,陆续将会有十几款新车下线。有意思的是,除了正规的轿车厂家外,一些从前挂着6字头的汽车厂家也开始或明或暗的开始了自己的轿车战略;更有一些以生产卡车为主的厂家,也开始在这一领域里小试牛刀。上周五,以生产轻卡和客车底盘为主的江淮汽车与韩国现代签约,引进韩国H1生产技术,开始正式生产小型商务车。自此开始,江淮汽车也拉开了进军轿车领域的步伐。以生产轻卡为主的江淮,真的能挤上这座本来就很拥挤的独木桥吗?
江淮汽车集团公司以生产轻卡和客车底盘为主,是国家重点支持的15家汽车生产企业之一,本月16日,江淮汽车集团与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在南京举行了H1商务车的技术转让签字仪式。虽然双方的技术转让才告成立,在江淮汽车的厂区里,投资4.62亿元的四大厂区建设已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冲压厂房的架构已基本建成,总成、涂装、焊装其它几个厂区的建设也已展开,按建设步骤,到明年的6月份,H1的生产线将全部竣工并投入生产。而这只是江淮汽车公司与现代公司合作的开始。用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的话说,H1的运作只是合作的基础,江淮下一步要生产轿车。
H1是江淮战略第一步
左延安认为,引进H1车型,既是江淮汽车公司重大转型的开始,同时也是安徽省实施汽车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一步。由于皮卡在很多城市限行,商用车的市场空前扩张,从目前汽车市场的格局来看,商用车在今后很多年的时间里,都会是一种需求增长很快的车型。
选择H1车型,江淮有自己的考虑,从合作方来看,现代是世界排名第7位的汽车公司,产品技术开发相当成熟,H1是现代汽车公司90年代末开发的主力商用车,目前已成为欧洲和日本等地的畅销车型,每年出口量达到6万辆,而这种车型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市场情况来看,江淮去年共销售汽车47889台。在轻卡的几个层次中,江淮占据了6—7万元的一个档次。主营产品6—9米的客车底盘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8%,可以说,主营产品也走到了顶峰,发展空间日渐缩小,发展新车型,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就成了江淮集团的必然选择。
也许轿车真的是很多汽车生产厂解不开的情结,至少左延安是这样认为的。在他看来,生产轿车是每一个做汽车的人最终的理想,而H1项目的引进,就是江淮实现这种理想的第一步。
但左延安也承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江淮还没有完全具备生产轿车的能力,无论是人才储备还是物力资源,江淮都没有具备,而且目前的政策环境对于上轿车项目也不是最好时期。因此江淮汽车目前的发展策略是以商务用车起步,逐步向综合型汽车企业方向发展。
开辟营销新渠道
投产H1以后,江淮每年新增销售收入36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从左延安透露的车型预计售价来看,明年江淮推出的这款商务车价格将在10万元—20万元之间,按这种价格定位,要完成36亿元的数量,每年江淮要卖出2万台以上的新车。江淮凭什么敢做这样的预计?
左延安认为,江淮在引进H1技术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消化技术,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减轻销售压力。由于商务车与以前的轻卡属于两种不同的车型,因此很难利用旧有的销售体系来拓展新车市场。江淮目前正在与一些大型的市场公司合作,对新的市场营销体系进行设计。这种营销体系会分步进行,一方面利用原有的销售体系销售H1系列中档次较低的车型,同时逐步建立3S品牌专营店,设立统一标识,逐渐走品牌营销的道路。在维修方面,江淮将对一些原有的维修网点进行整合,以便在初期能配合H1车型的销售。
在零配件采购方面,江淮将采取两种方式向国内外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重点放在国内,以实现更大比例的国产化。左延安表示,江淮新的商务车在实现国产化率50%以后,顶级配置的价格将不会超过20万元,而同类型进口车在国内要卖25—28万,因此,性价比将是这款车最大的优势。
江淮要出自己的产品
江淮采取了买断技术的方式引进H1,左延安认为,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想争取更多的自主权。将技术完全消化转为已有,更进一步实现产品的自主开发。
目前国内很多厂家采取的是与国外厂家合资的方式生产轿车,左延安认为,合资方式有利有弊。好处在于可以很快的推出产品,也可以很快的从市场上赚到钱。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弊端也显而易见,由于新产品的开发受制于人,没有自主的产品操控能力,也形成不了自主的产品开发能力,没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因此在市场上往往会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
左延安表示,优势互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江淮不会去单纯的依靠国外集团,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学习其先进经验,才是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的最好途径。
所属专题:国外厂商进军中国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