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 页 | 新闻 | 邮件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导航

车行天下首页 > 购车资讯 > 正文


购车资讯最新推荐

购车参谋


新车报价


销售排行


二手车市场


贷款购车


车辆保险


网友精品


汽车论坛











主编信箱



没钱 附加费高 维护费高 不买车三大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4月3日 11:05 人民网

  随着启动消费步伐的加快,轿车进入家庭和商品房销售、境内外旅游一道成为百姓日益关注的消费热点。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中,私人拥有的小轿车数量在逐年增加。轿车进入家庭是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选择。据有关专家预测,目前我国有2000万户居民有购买小轿车的能力。2000年全国小轿车的销售量为62万辆,和只有3800万人口的波兰年销售量几乎相等。轿车进入家庭发展速度如此之慢,非单个因素所致。毋庸置疑的是,居高不下的汽车价格仍是让消费者持币待购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很多地区的汽车消费者在购买阶段,除了承担增值税和消费税外,还要承担车辆购置税、验车费、车辆牌照费、入户费、城市增容费等。在使用阶段还要承担车船使用税、车辆管理费、年检费、保险等其它费用。调查显示,在问及“不买车的原因”时,排在第一位的是“没有足够的购车资金”,占40.5%;排在第二位的是“汽车附加费用高”,占22.6%;排在第三位的是“使用维护费用高”,占17.8%。回答不购买轿车的其它原因比例明显低于以上三种答案。

  在本次调查中,32.1%的消费者5年内有“购买家用轿车的打算”,在“打算购买家用轿车者”中,准备“在2001年”购买的占11.1%;准备在“2002年”购买的占15.6%;准备在“2003至2005年”购买的占70.1%。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比例逐渐增大,原因可能有收入水平提高和加入“世贸”后汽车预期价格下降两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推算,2005年至2010年,中国将出现一个私人购车的高峰。

  在问及“您准备购买哪个国家生产的家用轿车”时,有72.6%的人准备购买国产轿车,有17.2%的人准备购买日本车,有5.4%的人准备购买德国车,有2.4%的人准备购买美国车,有0.9%的人准备购买韩国车,有1.5%的人准备购买其它国家生产的轿车。业内人士认为,国产家用轿车有如此高的认知度,与其占有价格优势有关,毕竟,在高关税的保护下,目前进口轿车价格普遍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因素超过动力、制动性能等质量因素而居消费者购车的主要注意点之首,表明在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并未能引起消费者的足够重视。在本次调查中,当问及“您购买家用轿车时注意的是什么”时,有67.7%的人注意的是价格,59.3%的人选择的是服务,46.1%的人选择的是油耗,39.3%的人注意的是品牌,还有19%的人注意的是使用维护费用,18.2%的人注意的是造型,只有17.1%的人注意的是起步、制动性能,其它依次是质量、加工和装备。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价格司副处长卢延纯说,如果价格降到一定水平,有足够的吸引力让消费者把消费动机变成现实行动,那么市场的扩大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市场份额一旦扩大,必然会压迫进口车的销售空间,即使“入世”后进口车在性能价格比上仍稍占优势,其销量也必定会受到遏制。同时,随着汽车市场份额的扩大,汽车作为主导产业的作用会逐渐显现出来。想把汽车业“做大”,就必须降低价格。

  今年上半年,一些品牌的轿车相继降价,加上加入“世贸”步伐的加快,使得观望中的消费者似乎看到了“黎明前的一丝曙光”。然而专家提醒消费者,对于降价空间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就目前形势来看,轿车降价的幅度不会太大。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专家贾新光分析了其中原因。他说,中国加入“世贸”对汽车工业的影响非常复杂。从降低关税的角度看,进口轿车价格的降低将是缓慢的,而且幅度有限。因为考虑到增值税、消费税、进口销售费用等因素,关税在汽车价格总水平中只占1/3。即使进口轿车的关税水平从目前的80%至100%降低到25%,价格水平也只能降低1/4左右,况且这个过程大约要经历5至6年的时间,所以每年汽车价格降低的幅度都会大大低于消费者的期望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家勤则提出了促进轿车进入家庭的应对措施。他认为,必须打破轿车生产的垄断格局,组建有竞争力的大型汽车工业集团,面向市场,开展竞争。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轿车的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才能提高轿车的质量及性能,不断扩大国产轿车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此外还应继续调整消费政策,创造小轿车进入家庭的外部环境,科学地引导消费。 (市场报)


所属专题:购车参谋
汽车论坛】【汽车聊天】【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