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北博会家用汽车展上虽有12个品牌、近20个型号的新型家用车展示在消费者面前,但通过现场了解,记者发现,消费者面对这些新车型还是难以下定购车决心。
刚过30岁的朱小姐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在赛欧和夏利2000的展区间已经走了好几个来回,还是决定不了买哪个品牌。她告诉记者,就性能来说,喜欢赛欧,就外形来说,喜欢夏利2000。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只能再仔细考虑一下。朱小姐感叹,国人买车费劲还是因为钱紧呀。其实我特别喜欢像高尔夫那种车型,可没那么多钱。
相同的看法也反映在中年的耿先生身上。耿先生在国外工作多年,驾驶过很多种车型。可回到国内,要买车也同朱小姐一样犯难。他说,中国人买车和外国人不同,外国人买汽车就像中国人买自行车,只是买个代步工具,无所谓挑不挑的,有钱人家显示身份就再买辆豪华车。中国人不一样,大多家庭还只能买一辆,这就由不得既要求便宜,又要求有好的配置。像我,花十几万买普桑超过经济能力,花几万买奥拓,又实在觉得不合身份。这都是钱闹的。
一对青年夫妇的想法更让记者觉得,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与其理想车型实在是不合辙。这对夫妇不到四十岁,两人月总收入5000元。当被问及整个展馆内他们觉得哪款车是他们心中最理想的车型时,两口子竟同时指向售价近19万元的桑塔纳俊杰,让记者大吃一惊。记者感觉,以年龄来讲,这对夫妇不是信口开河的人,虽然他们的购买力与理想车型的矛盾可能较常人更大,但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对立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
在现场,记者问了几个人,对展馆内哪种车的技术参数比较满意?他们大多倾向于俊杰、赛欧等十几万元的车;而问到可以接受的价格,他们却无一不选择售价低于10万元的。此外,考虑购车以外的费用、担心配件价格、考虑汽车油耗,都反映出老百姓现实收入与购车理想之间的差距。
看来,有关“汽车梦”的说法,还是挺客观的。(本报记者范涛)
所属专题:经济型轿车齐聚北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