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轿车一次次轮番降价,而且力度不小,使得销售量全面上升。上半年轿车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66%,这是多年没有出现过的增幅,显示出了轿车降价的市场效果。
价格,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它是市场的第一道坎。买东西不问价,那是义卖和捐献。对大多数人来说,买东西先问价,既是习惯,也是常理。付不起价钱的东西,再好也只能看看而已。越不过价格这道坎,后续的质量、服务等等都失去了前提。指责降价为“盲目 竞争”的人,可能自己是不到市场购物的“盲目”者。
中国轿车价格太高,很不合理,是制约本身发展的一道坎。轿车降价是大趋势,这不仅仅因为我国要入世了,不入世也得降价,当然为入世所迫,降价的步伐要更快点,趁国外产品大举进入之前,把市场做大,否则就再没有机会了。有价格护卫者指责消费者,不该“希望轿车价格降得快一点”,“降到和国外一样的价位”。说什么“不考虑企业承受能力”,“一味追求廉价车,就会断送中国家庭轿车工业”。听起来挺吓人的,不过,我倒是觉得,正因为过去没有生产出廉价轿车,才耽误了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机遇,如果今后还生产不出廉价轿车来,倒是真会“断送中国的轿车工业”。不能“张公喝酒李公醉”,厂家自己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过高的消费支出,都要转嫁给消费者承担?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两难选择”:是要搞好汽车产业还是搞好汽车企业。要搞好产业,就必须让一些企业去死;要让所有企业都活下去,消费者就得多掏腰包,产业还无法健康发展。但是消费者不愿或者掏不起腰包怎么办?市场经济,价格是供需双方在市场上博弈的结果,而“市场不相信眼泪”,它不考虑厂家有无“承受能力”。
消费者要求轿车价格“与国际接轨”,合情合理,中国人在自己国内造车,国内卖,运距短,原材料不贵、劳动力便宜,价格这么高,实在没道理。再说中国人收入相对较低,各种商品价格都比国外便宜得多,为何惟独轿车要比人家贵?按人民币实际购买力计算,我国轿车价就显得更高。
有人还教我们说,看车价最重要的是“性价比”。这好比告诉穷人,“吃不起豆腐可以吃肉”。我们当然要看性价比,但对多数中国人来说,首先要看绝对价格,奔驰、宝马的性价比再好,能问津吗?
还有些人担心,要求轿车降价,厂家会不会偷工减料,降低质量,减少功能,以次顶优?完全有可能,不过这就属于另外一个概念:叫欺诈和“假冒伪劣”,在政府的打击范围之列。再说,不降价,就没有欺诈和假冒伪劣了吗?经验告诉我们,越是价格虚高、利润大的商品,制假、卖假的几率越高。
话说回来,企业不愿意降价,想从消费者兜里多掏钱,也无可厚非,企业原本就不是慈善机构,赚钱赢利,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前提。无论是搞“价格同盟”,还是打“价格战”,目的都是一个:多赚钱。问题是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不能时时、事事、处处都只从企业利益出发,媒体也自视为政府喉舌,总是与企业利益捆在一起,对付消费者,就有点错位了。(程远)
订汽车新闻短信把握汽车时代先机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