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合作:新华通讯社
-栏目主持:本报记者李冬
几天前,记者在天津保税区看到了近三千辆积压的进口车,而与此同时京城各大汽车市场的进口车要么缺货,要么价格涨了好几万元。据汽车经销商透露,这是由于去年的进口 车许可证基本用完,今年的许可证尚未发放,“供不应求”的许可证“身价”也从四五万元涨到了八九万元,“倒证”的是发了,而相关费用则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进口车许可证到底何时发放,本报也请新华社记者进行了核实报道。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核实报道来自外经贸部的最新消息,今年的汽车进口配额将于4月份发放,配额有效期限也将延至明年3月底。
根据有关规定,外经贸部已于今年1月31日公布了2002年度机电产品进口配额总量(外经贸部2002年第7号公告),其中汽车产品配额总量为79.35亿美元,受理申请时间为2002年2月1日至2月28日。
对国内汽车生产厂生产配套所需进口配额,已于今年1月1日开始发放;对于汽车整车进口配额,外经贸部已按照公告受理时间接受进口申请,目前正对申请单位的上报材料与资格条件进行审核。
针对社会上传言存在的许可证“倒证”现象,有关部门表示,将加强配额执行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擅自转让进口证件的,将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施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新闻背景
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进出口许可证制度是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一项重要行政管理措施。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进出口厂商输入或输出任何货物必须事先向所在地区之对外贸易管理局请领进口或出口许可证。”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1984年1月,国务院规定:凡属国家规定凭许可证进口的货物,都必须事先申领进口许可证,然后由经营该项进口业务的公司办理进口订货。实行许可管理的商品品种,由对外经济贸易部确定和调整。这段时期管理的对象包括全部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外贸企业。
1992年起,中国逐步放宽对进口的限制。1994年1月,外经贸部颁布了《一般商品进口配额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中国进口管理制度逐步与关贸总协定的有关规则接轨。中国自1994年起,外贸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试行配额招标,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配额管理体制。
(张晓松)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