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汽并天汽赢家有三个--不是简单的红旗+夏利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17日 18:35  新华网

  有关一汽并购天汽的“迷雾”,终于得见分晓。6月14日,一汽与天汽的并购签约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次重组采取股权转让方式。天津汽车集团公司将其持有的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84.97%股权中的60%即夏利公司总股本的50.98%股份转让给一汽;与此同时,天汽集团公司还将其下属华利公司所拥有的75%的中方股权全部一次性转让给一汽集团公司。

  这是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一次联合重组。

  当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和天汽集团董事长张世堂在签字仪式上高举互握的双手时,他们的心里已经十分明了这两只手握在一起的意义: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将因此改变。

  ◆低端家轿搏一把

  有人说,一汽通过这次重组控股夏利和华利,是战略性的产业布局,这两大微型车的加盟将成为一汽进入经济型轿车的切入点。作为中国核心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一汽,一直在经济型轿车生产上无所作为。现在,中国的家庭轿车市场已成为汽车厂家必争之地,在众厂家高喊要“打造中国家轿第一品牌”的口号下,一汽却因为产业结构的不完善而丧失了低端家庭轿车市场,这对一汽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损失。

  即使是中国的另外两大汽车集团——上汽和东风,也没有在中国低端家轿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个市场长期被核心三大汽车集团之外的长安汽车、天津汽车占据,甚至出身草莽的吉利等民营企业也成为低端家轿市场的后起之秀。中国加入WTO之后,这个市场更热闹了,新面孔不断出现。但是,低端市场始终缺乏一个领军者,长安汽车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奥拓车除了在西南地区游刃有余外,其它地区市场很难进入。天津汽车的主打产品夏利车处于上下尴尬的地位,被捷达赶下中国轿车老二位置后,连吉利车也要相欺。

  因此,一汽此次收购天津汽车的夏利股份和华利股份就有着高瞻远瞩的意义,一汽借助夏利平台将彻底整合低端家轿市场,而夏利凭借一汽实力也将彻底摆脱其它经济型轿车的追赶,夺下真正“中国家庭轿车第一品牌”的龙头位置。

  ◆夏利怎么变?

  身份发生变化的夏利将以什么样的面孔和定位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呢?很明白,一汽的任务就是对夏利重新包装。一汽看中的是夏利的平台,那夏利这个品牌一汽看不看中呢?或者更直接地说夏利这个品牌今后还会不会存在?我们有两大理由证明夏利品牌还会延续下去,一是天津市培养了10来年的品牌应该不会就此放手;二是最近天津汽车集团推出了国内第一款出租车型,取名叫“迪美乐”。

  对于市场而言,还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一直包销夏利车的天津汽车销售公司该何去何从?并购方案中并没有提及,有可能,夏利与华利的整个销售体系与渠道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一汽并天汽赢家有三个

  本报前期曾大胆分析一汽收天汽意在丰田,但是苦于天津丰田是丰田与夏利股份的合资公司,只有借道夏利来收购丰田。现在看来,这个报道切入的正是事实核心。有知情人士分析,一汽正式入主夏利股份以后,天津丰田很快将易名为一汽丰田。日本某媒体于本月初曝光了这样一则内幕消息:“一汽将在6月中旬最终决定收购丰田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天津汽车。随着一汽和丰田的联手,标志着中日两国最大汽车厂商的强强联合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使得姗姗来迟的丰田公司的中国市场发展战略获得重大转机,在与世界汽车巨头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该媒体还报道,一汽和丰田在长春的合资公司计划最终形成年产6万台皇冠牌轿车的规模,并有意在2006年以后投产在中国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陆地巡洋舰100”高级四轮驱动越野车。与此同时,丰田的子公司——日野和大发也正与一汽加紧进行合资生产卡车和商用车的谈判,未来的长春可能成为丰田集团在中国的一个大型生产基地。今后,为配合整车厂的生产,丰田集团下属零部件配套厂商也将加快在长春近郊投资。

  这样,一汽的产品结构趋于完善。低端经济型轿车市场有夏利,红旗轿车继续打造中国民族轿车形象,两翼挟大众和丰田将更加平衡,与上汽竞争的砝码加重不少。

  而天汽集团一直梦寐以求的是生产大排量发动机汽车,以摆脱微型车产品的市场局限,但是终因国家的产业政策限制不可为之。天汽集团董事长张世堂曾告诉记者:“靠经济型轿车,天汽也难以发展,因为经济型轿车利润空间很小。天汽在不远的将来还要与丰田进一步合作,上2.0L以上排量的大车,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相信国家将会给汽车企业越来越大的自主发展空间。”

  一汽天汽重组,不是简单的红旗+夏利模式。(张婷)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