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少帅竺延风在与天汽谈判之前就放出话来,合作是为了整合优势资源,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一汽只能接收天汽的优质资产,若想让一汽连包袱、债务一锅端,免谈。
现在重组结果已经出来,一汽只接收了天汽21个子公司及29个合资公司中的夏利股份和华利公司,其他的一概不要。竺延风的硬朗作风让人不禁联想到,一汽入主夏利股份及华利公司后必定会进行调整,大规模裁员也不是不可能。那么,天汽裁员4.5万人作为重组筹码的传闻是真的吗?天汽接下来会大量裁员吗?记者就此进行了追踪采访,得到的结果与某些媒体所述差别很大。
天汽不会大量裁员
要裁也是自己的事
在记者联系采访时,天汽集团企划部部长况兆明不在,另一位程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有些媒体所说的6万人,那是3年前的人数,现在天汽总共才4万人出头,若要裁减4.5万人,岂不是还要招人来裁?”程先生进一步解释说,“天汽的确一直在调整,减员增效是天汽的一项长期策略,天汽并不会为裁员而裁员,必要的裁减也是以生产经营的需要为标准,是天汽自身转机建制的一部分。”
当记者问起此次重组是否以天汽裁员为先决条件时,程先生说:“天汽不可能以裁员作为联合重组的交换条件,天汽与一汽是合作,并不是被吞并,即使是强势企业吞并弱势企业,强势企业也不会对弱势企业搞一刀切的大规模裁员,那将破坏生产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不过程先生也承认,当时与日本丰田合作时,丰田曾经指责过天汽的机构过于臃肿,富余员工过多。出于发展的需要,天汽也的确一直在减员,但都是采用渐进式的减退,幅度也没有外界传闻的那么大。
程先生表示,进一步精简人员是大势所趋。天汽将努力使企业模式由原来的“纺锤型”向“哑铃型”转变,将加大投入,强化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同时精简组织生产等中间环节,提高整体效能。
实际上,有一些挂靠的科、工、贸公司也算在天汽的三产编制内,这部分公司今后将会进行较大范围的调整。程先生说,另外可能进行大规模调整的是一些零部件企业,对相当一部分劣势企业将实行关、停、并、转,到时将会有一些员工面临裁减、劝退。
对于新近加入一汽的夏利股份及华利公司,程先生表示不便发表过多看法。但他指出,夏利股份有限公司现在总共不到4000人,华利公司经调整后,现在只有近2000人,整体构架已经较为精简,一汽入主后会有怎样的动作他难以预测,但相信较大的调整还是会经过董事会集体研究的。
一汽天汽联手还有待磨合
一汽少帅竺延风与天汽舵主张世堂对此次重组都寄予了厚望,互惠双赢的格局已经形成。天汽以一汽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力量为依托,可以加快自身的技术进步,有效介入中高档汽车市场;一汽将利用天汽已有的优势资源及现成的营销网络进行结构调整,通过天汽填补一汽在经济型轿车领域的空白,完成高、中、低档不同层次的产业布局,全面覆盖市场。
相互的需要也许可以让双方的合作更为紧密,但握手仅仅是联手的第一步,握在一起能否成为拳头,还要看双方能否有效磨合。
对一汽只接收天汽的优良资产,天汽人又是怎么看的呢?程先生告诉记者,夏利股份有限公司是天汽人自己一手发展起来的,政府没有直接投资,外商也不可能无条件地援助。“夏利2000”的技术是从日本丰田公司引进的,但那是以3000多万美元为代价的,这些账都是天汽自己来背的。1994年搞技术改造,天汽一次性贷款22亿元,这些债也一直背着。夏利股份作为天汽的优质资产而被转让,从天汽人内心来讲,的确是有些舍不得,但不管怎么说,天汽人还是打心里希望夏利股份能因此而发展得更好、更快。
程先生表示,相信一汽、天汽能够很好地合作,也相信夏利的明天会更好。
记者又拨通了一汽集团公司宣传部的电话,希望能从一汽那里了解到对接纳夏利的看法以及将来可能采取的发展策略。但一汽新闻中心的高原主任却正好在开会,只是说,“该发布的我们都已经发布了,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
可以说,一汽天汽相互都知根知底,既有相似的背景,又面临共同的政策及市场环境,与“中外合作”相比,“中中合作”肯定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有时“中中合作”会显得更加复杂,但愿一汽天汽的合作不要太复杂。(本报记者曾业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