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董事局主席吴小安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仰融未照顾股东利益,大股东中国金融教育基金已经解除其主席职务。”据了解,事情的导火线缘于仰融上周在由摩根斯坦利安排的一次恳谈会上向多位香港基金经理表示,华晨股权并非国家所有,只是为了符合美国上市要求,暂由教育基金代管,管理层将收购华晨股权。
仰融解职事出突然
正当华晨汽车产权争论广受关注、董事局主席仰融被有关部门调查尚未明朗之时,6月19日晚从香港传来最新消息,华晨突然宣布,其创办人仰融不再担任董事局主席一职,由副董事长吴小安接替。仰融仍将留任董事。
新任董事局主席吴小安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仰融未照顾股东利益,大股东中国金融教育基金已经解除其主席职务。”吴小安还强调,公司业务不会受此影响。
虽然董事局出现人事变动,但公司架构会维持不变。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仍为该公司的主要股东,拥有39.45%的股权,备受关注的公司与宝马合作不仅不受影响,而且还会继续进行商讨。
据了解,事情的导火线缘于仰融上周在由摩根斯坦利安排的一次恳谈会上向多位香港基金经理表示,华晨股权并非国家所有,只是为了符合美国上市要求,暂由教育基金代管,管理层将收购华晨股权。
对于教育基金为何撤销仰融主席之职,吴小安只表示是“内部原因”,不愿多讲。但他同时否认仰融目前正被调查。
记者在向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求证此事时,得到的答复是有关华晨的事情只有基金会负责人知道,负责人正巧出差不在,留下的人谁也说不清。
记者在位于上海市宁波路的申华控股(原华晨集团)总部门前,同样遇到了部分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公司有关人士称从没听说过此事,并告知公司一切运转正常,更无任何人事变动。记者见到的与其所言基本相同。
源于股权模糊
其实,仰融的突然离职不仅对华晨系的影响事关重大,而且似乎也验证了此前关于华晨股权的争论和仰融本人被调查的传闻。
而在不久前针对市场传闻,仰融的主要助手、申华控股总裁苏强还对媒体说:“没有那么回事,华晨汽车本来就是国有的,不存在收归国有的问题。”对所谓“接管华晨”、“受到调查”的说法,苏强也一概加以否认。记者多次拨打苏强的手机,但都没能接通。
从华晨汽车上市运作模式上也可以证实这一点。为了能在海外上市,仰融可谓绞尽脑汁设计迷宫,1992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华晨、中国金融学院、华银信托四家联合发起成立一家“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1个月后该基金会在百慕大注册成立“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由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100%持有。当年10月华晨汽车作为第一只“中国国企概念股”正式在纽约交易所挂牌。
正是这样一个本为非盈利机构的基金会成了华晨系产权的“根子”。据悉,基金会曾收到国资局声明,表明基金会不担此项投资的风险,也不享有所有权益。
也难怪仰融曾对媒体说,“原始股本上,国家没有给一分钱,基金会没有给一分钱,任何部门也没有给我一分钱,任何时候也没有国家给我一分钱的凭据?”
但有分析证实,当时归来的仰融也曾在接受有关领导的询问中表示,金杯客车40%股权即1200万美元捐献给了国家。从那时起,一直以来产权问题似乎成为悬在华晨汽车前途上的达摩克斯利剑。
事前已有征兆
翻开华晨系历史即可发现,仰融10年来的“汽车游戏”的核心就是金杯汽车。1991年,仰融买下尚未上市的沈阳金杯汽车4600万股权,此后就成为大名鼎鼎的金杯客车的核心部分。而金杯客车也是后来的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华晨集团的利润核心源。但恰恰这一部分在2001年出现了问题。
今年4月30日,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01年业绩公报,公司净利润呈负数,并出现8.2503亿元的巨额赤字。
其实在2001年中报时,金杯汽车已然一路预警、预亏。华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2001年受让了沈阳市汽车工业股权投资公司持有的金杯汽车11.2%的法人股,开始了增持金杯汽车股权的努力,但当其意欲再通过旗下申华控股受让沈阳市汽车工业资产经营公司持有的金杯汽车17%的国有法人股,并计划总投资7.3亿元以增持金杯汽车股权时,却被搁浅。
与此同时,华晨系还拟定再遣人马入主金杯汽车的董事会,但就在申华控股受让股权增持一事尚无结果之时,今年4月5日,3位有着华晨背景的金杯汽车董事突然请辞。15天后,财政部因种种原因否决了由申华控股受让的华晨增持金杯汽车股权方案。华晨方面认为,这是政府部门的决定。
财政部的一纸否决与3位董事退出金杯汽车这一人事变动,前后时间如此巧合。而据知情人透露,实际上申华控股受让金杯汽车法人股一事正是被财政部否定的。
现在看来,即便华晨汽车属于国有控股公司,也并不足以说明整个华晨系的资产都归属国有。
毕竟,在香港上市的圆通科技、内地上市的申华控股、中西药业,都是仰融资本运作的结果,与华晨汽车的股权关系已逐渐分离。
如此庞大的华晨系何去何从就成为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