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的人事更迭并未动摇宝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该公司6月24日表示,与华晨的合资轿车项目已取得巨大成功
谁是华晨的总裁,宝马无暇管太多,宝马看上的是华晨,是潜力巨大的中国轿车市场。
6月24日,据广州媒体报道,德国宝马集团与华晨中国在广州宣布“华宝合作”已取得巨大成功,并表明该合作与仰融无关。
上周,华晨的人事与其股价一样大起大落。该股上周一下跌16.13%,至1.04港元;到了上周三又骤然上涨9.71%,至1.13港元;而上周四(6月20日),华晨方面又传出该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仰融遭解职的消息。一时间,关于华晨股份的归属、仰融与中国教育金融基金会关系的说法沸沸扬扬,宝马汽车与华晨间的合作也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看上的是中国车市
早在2000年,两家公司就联合生产宝马豪华轿车开始展开谈判。同样是在上周,国家经贸委批准了宝马公司与华晨中国有关在中国制造、销售宝马汽车的项目提议许可。
但目前华晨方面的动荡不禁让人担心:这是否将动摇宝马与其合作的信心?6月23日,宝马集团发言人在香港对媒体记者表示,“宝马是在与华晨合作,而不是与它的行政总裁合作。”接着在6月24日,宝马总裁在广州宣布“华宝”合作与仰融无关。宝马北京办事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很多细节性的东西要等到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合同时才能确定。宝马很明确:谁是华晨的总裁,宝马无暇管得太多,公司看上的是华晨、要的是潜力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加入WTO之后,中国进口轿车的限制逐步放宽,宝马为何还要投资重金在中国进行生产、而不采取进口轿车的战略?对于这个问题,宝马北京办事处表示,“进口毕竟和当地生产不一样,宝马希望在中国扎根”。业内人士对此现象的理解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目前的配额根本不够用;在中国进行生产肯定有利于宝马扩大在华的市场份额,并且,宝马还可享受优惠政策。
年产2万辆够吗
今年5月份,欧洲的汽车销售量为129万辆,这与销售疲软的4月份相比降8%,成为去年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欧洲5大汽车销售国中,除英国销量有增长外,德国减少了14%,意大利减少了11%,法国减少了8.6%。新车销售在欧元区12国中,除芬兰外,全线滑坡。在汽车市场的一片萧条声中,宝马汽车的销售逆风上扬。2001年,宝马集团在全世界共售出90.5万辆汽车,增幅达10.2%;今年1月,宝马全球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在亚洲增长了21.3%。业界普遍认为,在今后10年中亚洲将成为全球汽车需求的主要增长点。
而亚洲市场,2001年宝马在中国的销售为5742辆,比前一年增长了51.2%;泰国为3200辆,增长了33%;韩国2717辆,增长了67%;菲律宾500辆,增长95%;越南87辆,增长50%;印尼2749辆,上升了14%,中国市场已成为宝马在亚洲市场的重中之重。更令宝马激动的是,在中国大陆销售的4000多辆宝马中,有1500多辆是7系列,所占宝马销售量的35%,而世界各地的平均比例仅为5%-7%。
关于究竟将在中国生产何种车型,宝马曾向媒体表示,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定。但业内人士一致推断:合资工厂将会在华生产宝马3系列车。据分析,由于宝马5系列车2003年面临在欧洲转型的问题,所以先在华生产该型号车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届时宝马无法供应CKD组装件;如果对华晨目前的生产线进行改进后再用来生产7系列车的话,在技术上似乎还达不到宝马要求,并且7系列车的利润更高,宝马完全可用配额将该型号车进口到中国;剩下的选择只有宝马3系列车。
生产厂房在初期仅能达到年产量2万辆,华晨方面希望能将年产量提高到4万辆,对此宝马方面始终守口如瓶。但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宝马北京办事处的有关人士一再表示了对中国市场潜力的信心,据其介绍,截至今年5月份,宝马汽车在华的销售同比上升了41%。当记者问其今年宝马在华的预计销售增长率为多少时,他表示目前还无法估计,不过他坚信,宝马在华的销售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根据宝马去年在华5700多辆的销售底数,每年再乘以目前的年增长率,几年后宝马在中国的需求数量将达到多少并不难计算。年产2万辆车到底够不够是显而易见的。
比奔驰先行一步
对于宝马与华晨的合作,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对戴姆勒-奔驰的一大冲击。当记者就此询问戴姆勒-奔驰公司北京代表处时,有关人员表示,目前公司发言人在外地出差,无法给予答复。对于记者其他问题,戴姆勒-奔驰公司也表现得极为谨慎。
“坐奔驰、开宝马”已成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宝马的产量多次超过奔驰,今年1—2月份,宝马汽车在华的销量首次超过奔驰。面对欧美市场的疲软和中国初现端倪的巨大豪华车市场,两大厂家的争夺已不可避免。并且,宝马3系列车在国际上的定位就是针对奔驰C系列车。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奔驰最大的海外市场美国认为奔驰式样过于正统、保守,无法吸引追求时髦的人。1995年,该公司推出奔驰E系列车,2000年对顶级S系列的改型也很成功。在北京,奔驰出现的频率比国外还高。
据有关媒体报道,奔驰在中国加入WTO前曾明确表示,时机成熟时,会考虑在中国造车。与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合作的北京吉普有意涉足轿车生产,相信将来我们也能见到“中国制造”的奔驰。但此番,比其晚进入中国的宝马的确先行了一步。(记者 吴天一)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