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对中国汽车市场有着深刻研究的专家,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副总裁陆毅谋(ImmoRupf)7月22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陆毅谋1996—2000年曾经在上海工作。他很高兴地与记者谈到了1998年他协助上海大众整合销售渠道的案例,陆毅谋认为,那是一个不仅“比较成功”、而且“比较得意”的案例。
汽车消费黄金时代
陆毅谋非常看好中国的汽车市场。中国去年有50万辆汽车的消费市场,今年可能会突破100万的记录,他用“成长非常快”来形容其间的态势。陆毅谋说,如果要预测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主要是看百姓兜里有多少钱,政府是否鼓励支持汽车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达到什么程度,汽车供应商是否可以提供多样化、不同价位的产品。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中国正好处于一个非常有益的阶段。”陆毅谋于是不无把握地判断,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良好的态势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陆毅谋特别提到,汽车贷款对汽车消费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如果汽车贷款业务能够在中国真正成熟地发展起来,那么对于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整体的进步,都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金融工具。”
著名品牌提升中国车
现在,奔驰、宝马、奥迪等世界名车纷纷抢滩中国。著名品牌的到来,对中国汽车业意味着什么呢?
陆毅谋对名牌汽车介入中国市场持相当肯定的态度,“这将带来整个行业标准的提高,以及制造水平的提高。”陆毅谋举例说,奥迪A6已经在中国本土生产,这是欧洲一款中高档车型,它的“中国本土化”给中国整车制造商、零配件供应商带来很多经验。
谈到汽车的高端市场时,陆毅谋认为这在中国目前还是空白,所以奔驰、宝马来到中国,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市场选择。
冷静看待汽车出口
采访中,记者特别提到了中国汽车出口的问题。作为一个职业研究汽车市场的人士,陆毅谋更愿意从专业角度来谈中国汽车出口。“一个产品能出口的话,无非两个因素决定,一是质量,一是成本。”陆毅谋分析道,从质量来看,中国造POLO、帕萨特等汽车,和世界其他地方制造出来的同样车的质量完全可以相比。20年前,如果是中国制造出来的普桑,可能成本要比巴西贵20%到30%,而现在则已经持平。
中国汽车出口也存在瓶颈。陆毅谋认为中国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数量很多,但规模小,尤其是在质量上能为国外整车配件的供应商太少,“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则会对中国汽车出口影响很大。”(记者胡天舒)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