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中国汽车,热闹非凡,玄机无限。进口车价格的不降反升,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都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入世的冲击。
这冲击,来自于全球化,来自于中国汽车与世界的接轨,来自于中国汽车对自己在全球位置的苦苦追寻。
依照中国汽车目前的现状:技术落后,管理乏力,竞争力羸弱,不少业内人士提出,中国汽车全球化,就是要实现“国际品牌、本土生产”。他们认为,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资合作,是互利双赢的取向,合资企业在引进、吸收、消化的实践中,可以把国际先进技术、管理方法、经营理念植入自身的机体,有利于增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整体实力。
但是,中国汽车全球化,就仅仅是“国际品牌、本土产品”吗?
我们该追求什么
当前,一个以产业发展全球化序列为特征的国际分工架构,正在逐渐形成,处于分工架构最上层的,是新技术、新产品研制国;第二层是核心部件生产国;第三层是附件生产及加工装配国;第四层是资源供给国;最底层为产品销售国。谁处在架构上层,谁就有控制权,掌握汽车发展的主动权,并获大利;而处在下层的,就只能获取小利。全球化使所有的国家都落入这架构中,不可能在这架构之外寻求自己的利益。中国汽车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到底处在第几层?将来会处在第几层?我们的奋斗目标又是第几层?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轿车就搭上国际列车,目前,我国轿车生产企业,绝大多数是合资或合作企业,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国外的品牌。近20年的合资合作,并没有改变中国轿车技术落后的局面: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自主开发整车的能力,到现在,上汽在和德国大众续约时,还要求德方帮助上海大众提升产品开发能力。
中国汽车的核心技术为何提高不快?以往,中方总是抱怨:跨国公司不愿意教,他们到中国是来赚钱的,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更不是来培养竞争对手的。但是,中方是不是也该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志向去学?有没有丧失自信力?有没有“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恒心和毅力?
没有自主开发能力,中国的轿车厂没有一家不受外方牵制。许多业内人士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品牌不在自己手里,一半以上的股权也不能平等。”
由于没有自主开发能力,上海大众虽在国内轿车界称“老大”,但这并不能改变其为德国大众下游工厂的局面。上海大众的4代车:普桑、桑塔纳2000、帕萨特和POLO,没有一款不是借助于德国人的技术开发出来的;而且,无论更换什么车型,使用的都是人家的商标。可以说,只要上海大众没有开发设计整车能力,它就独立不起来。
从国际轿车工业发展的道路来看,自主开发是轿车业强大的基本规律。无论美、德等老牌汽车强国,还是日、韩等后起之秀,谁没有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日本汽车业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就在于其引进欧美技术后能尽快消化吸收,并不断改进、创新,然后以价廉质好的产品打回欧美市场,成为汽车强国。
我们还缺乏什么
十几年的追求,中国人还是不能进行轿车的自主开发,中国并不缺乏汽车设计与开发方面的潜力,以中国人的智慧,造出世界级的汽车应该不会太难。但我们为什么至今还开发不了整车呢?
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汽车业缺乏自信力,缺乏斗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汽车业还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动力。
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要看其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要,市场及其竞争,便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而在中国,轿车生产企业虽有压力,但还没有大到生死存亡的境地。由于中国轿车大多依附于跨国公司,有现存的成熟产品可以引进,再加上国家没有取消轿车生产许可证制度,不容许跨国公司在中国独资生产整车,致使中国轿车缺乏你死我活的竞争。厂家当前无论生产出什么车,都不太愁销路。没有像家电业那样血淋林的残酷竞争,企业自然就没有了生存之虑,没有生存之忧,还谈何发展的动力?谈何自主开发?
从管理角度看,管理部门仅靠喊口号、表达紧迫情绪、鼓励企业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管理部门拿出具体详细的计划、组织协调企业搞开发。专家认为,轿车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指技术层面开发,还包括规划、生产、质量保证等多个环节,需要许多部门协调作战、全员行动。而这些工作,不是一个企业所能承担的,需要政府出面组织协调和支持。美国汽车工业那么发达,通用、福特等汽车企业那么强大,但是面对21世纪的挑战,美国政府还要出面工作,促使政府机构、汽车研究会和汽车企业共同成立“新一代汽车协调会(PNGV)”,提高汽车制造能力、缩短研发时间、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和油耗;那么,要求提高汽车自主开发能力强烈的中国,为什么不能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落实中国人的“品牌轿车梦”呢?
任何时代的中国人都知道这句格言:有志者,事竟成。如果中国汽车业有理想,有志气,就能在国际分工中逐步往上走。(本报记者俞清木)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