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业中外合资开始双向选择 发展问题依然存在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9月02日 09:18  中国汽车报

  在市场逐渐放开的情况下,跨国公司纷纷寻找新的目标——这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业合资合作过程中的新现象。

  过去,受市场准入方面的严格限制,跨国公司的“头等大事”是“先进来占一个位子”,至于理想与否是另外一回事。结果呢,除了德国大众捷足先登,先后攀上了一汽和上汽两棵高枝、美国通用“满意”地拿下了上海项目外,其他的恐怕不好说。

  这为后来的“婚变”埋下了伏笔。

  现在,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汽车市场的日渐放开,重新选择的机会终于来了。

  丰田在上世纪80年代对中国想借助外力发展轿车工业的呼声置若罔闻,后来见大众在中国“淘金”又怕失去了机会,费尽周折拿下了天津项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为此评论道:“天津汽车工业总公司远称不上是丰田的最佳合作伙伴,但是考虑到丰田公司与大发公司的相互控股以及没有什么替代选择,丰田公司已经下定决心坚持下去。”

  丰田当初想坚持下去,是因为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怂恿“天一重组”,丰田终于攀上了一汽。所以,当“天一重组”的时候,一些人从“车型互补”的角度将这一重组项目吹得震天响。孰不知,真正的原因就是丰田。

  丰田的另择新枝,似乎很圆满。而本田则借助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的关系,与东风拉上了关系。7月份,当其与东风、广汽合资成立建设“出口基地”时,就有记者谨慎猜测,本田此举用意之一,是为了与东风挂上钩。其实,这样的猜测完全可以更大胆些。因为据外电报道,本田早在打算与东风合资生产发动机时,就“毫不掩饰它把东风公司看作其亚洲家用轿车计划的潜在合作者”。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借助海南马自达的关系,马自达与一汽加强了接触,并将在一汽轿车公司生产马自达6。现在,人们进一步关心的是,此番合作之后还会不会有一个“下一步”?福特拥有马自达33.3%的股份,作为世界汽车业的第二号“大腕”,它会不会借助马自达在中国寻找“新的合作机会”?这些还得“走着瞧”。马自达前CEO马克·菲尔兹就曾表示,福特和马自达为加强合作而做出的重要规划中,包括扩大双方在亚洲地区的合作。而新任CEO刘易斯·布斯又是从福特“空降”过来。这些,都加大了福特与一汽携手的可能性。

  从这些变动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就是合资合作的档次逐渐升级,资源配置开始向优势企业转移。

  在本土企业的视野内,国际上“6+3”企业尤其是排名前几位的企业,成了合作的首选。在这些企业中,由于通用已有上海通用、金杯通用以及柳州五菱项目,大众已有两家主流轿车合资企业,所以丰田、福特等就变得吃香起来。尤其是丰田,在世界排名第三,位居大众之上,其出口车型,在中国市场上又非常有竞争力。国内企业看了,谁不心动?

  在跨国公司的视野内,一汽、东风、上汽成了“猎取”目标。尤其是在国家明确提出要重点扶持“三大集团”后,跨国公司更是将他们视作首选。在“三大集团”中,上汽已有两家主流轿车合资企业,再寻找新目标的可能性不大。这样,一汽和东风也就成了香饽饽。

  总体上看,现在的双向选择,自由度增加了。过去在政策限制下貌合神离的,现在都在发生着变化。应该说,这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

  但是,这里面也还有隐忧在。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叱诧风云的,在中国就不一定能行得通,而且,国际市场上的排名本身也处在变化之中。说不定,北京现代就很有竞争力呢。另一方面,中国的“优势企业”是否就是强势企业,也还是个未知数。跨国公司看上了“三大集团”什么?可能主要还是在政策资源方面。以一汽与丰田的合作为例,丰田在中国已经有两家合资企业,按照现行产业政策,丰田不可能再成立第三家企业。但是和一汽挂上了钩,丰田不愁政策不会松动。不过,这也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三大集团”,你除了拥有政策资源,你还拥有什么?如果你拥有了许多一流的合作伙伴,而惟独没有了你自己,你是否会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失落?一手托两家也好,一手托三家也罢,借助别人都是为了发展自己。那么如何发展自己呢?恐怕还是一个在实践中有待探讨的话题。(本报记者桂俊松)

  《中国汽车报》(2002年08月28日第二版)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