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为2002年上半年的黄金季节欢呼时,中国汽车可能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
中国汽车如何发展之争由来已久,独立发展民族品牌还是“一卖了之”,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结果,折中观点,在引进外资的基础上求发展,占了上风。今天,不少人旧话重提,原因在于,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企业还能不能经得住外国资本的侵袭?也许被当前中国汽车辉煌的光环笼罩住的,可能是巨大的困境。
困境之一:资本危机
近几年,外资在中国汽车界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仅2001年,汽车行业新签约的中外合资企业就有17家,总投资额7.25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总投资额提高43%。目前,国内除了红旗等少数极个别品牌外,几乎没有叫得响的民族品牌。据中国社会调查所6月26日调查公布,在中国公众心目中的十大购车首选品牌排行榜中,有9种品牌为中外合资生产。多数合资公司中,外资都占50%股份。现在,国内三大汽车公司的支柱,无一例外都是国外的汽车品牌。
外资进入本无可厚非,当今世界是个全球化社会,国际合作,各取所需已是大趋势。近年来,这种“成功”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泰国。有人曾以经济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汽车工业将没有国界,再提民族汽车工业不合时宜,他们指出,无论是外国资本占主导地位,还是国内资本控股,发展起来都有利于国家税收。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若国有控股越来越少,直至尽无,恐怕人们就难以接受了。更为主要的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与泰国等诸多国家不一样,况且泰国的模式能否真正成功还是个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都走的是先发展本国民族汽车产业的道路,国外资金的大批涌入,往往在国产汽车发展起来之后。而我国目前,自己的汽车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外资将是一个什么前景?
困境之二:技术缺位
在引进外资、扩大合作的同时,中国汽车技术上的缺位应该说是更为严峻的问题。在合资企业中,外方提供给中国的技术,大多是进入成熟期甚至已经开始衰退的技术。中方花巨额资金买来的外方图纸资料,往往已由图纸变成产品生产若干年了。很多车型在中国刚刚生产或热销,在国外就即将淘汰。据悉,在我国销售火爆的“奥迪”A6,在“奥迪”本部已基本停产,“奥迪”A8也已进入换代产品。
汽车技术落后,性价比相对过低,这必然导致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尤其是,2005年之后,外国汽车的无限量涌入,国内汽车产业的生存可能成为问题。有人甚至说,那时中国汽车只有两条路,要么低价甩卖,要么等着破产。
如何引进技术和技术开发,这是个大课题。通用、福特等公司一年的研发费用就高达50亿—60亿美元。奥迪公司筹建的研发中心集中了整个公司的精华。而在我国,汽车研发费用不足销售额的2%。所谓“纯国产”的一汽红旗也仅是奥迪的车身,加上克莱斯勒的发动机。中国汽车正在进入“越依赖越没有能力,越没有能力越依赖”和“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热销,更是让更多的汽车企业去倾力赚取基于“高起点”上的高利润,将开发自己的产品抛到了脑后。
技术开发已成为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这方面的优势,最后只能被汽车工业发展的车轮抛在后面。现在,中国汽车产业最为重要的就是打造自己的汽车技术品牌。因此,要深化改革,改善机制,加大技术投入,通过技术拉动生产,走“创新—提高生产力—再创新—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的技术之路。
困境之三:定位不准
国外的汽车产业大多经历了从以轿车为主,到致力开发“乡村车”的过程。中国汽车业现在也正把发展轿车作为它的支柱。但中国汽车市场与国外汽车市场有很多不同。
首先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从国际市场的发展规律看,当一个家庭的2年收入之和相当于一辆轿车的售价时,他才会考虑买车。而中国目前一辆普通轿车也要花去普通居民4—7年的收入。这致使中国汽车不能仅以轿车为其未来发展方向。其次,在居民构成上,中国农民占据了2/3强,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一般的轿车在农村,乃至很多小乡镇实用价值甚微。将轿车视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最大方向,很容易失去最广阔的农村市场。比起在轿车上的劣势,中国在发展“乡村车”上有很大空间。因此,中国汽车应该用“城市”和“农村”两条腿走路。
历史经验证明,改革力度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高达2.79:1,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要促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防止农村的“木桶效应”的负作用,国家必然将政策向农村倾斜,最近几年内,农村将成为改革的重心。据权威人士预测,改革中心转向农村后,国家将每年向农村投资1000亿元左右,用于改善农村乡镇的基础设施、教育等落后因素。届时,汽车产业在农村将享有汽油税、年检税、车船税、保险税等上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另外,与发达国家一样,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城市居民的汽车消费也将“农村化”,城乡两用的皮卡等车型受到青睐。由于种种原因,国外汽车暂时还没有进入农村市场。中国汽车必须抓准时机,把握好这块处女地。
中国汽车要避免被世界汽车“列强”
瓜分,就要真正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和优势,就要将短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关注城市和乡村两个市场,作好技术创新。
(本报记者马志刚)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