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玩得起零利率--是饮鸩止渴 还是对症下药呢?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9月25日 09:31  经济日报

  “9·11”悲剧发生之初,谁也不会想到,2001年会是美国汽车销售的第二个最好年份。在去年冬天来临前的三个季度,美国汽车制造业曾阴云笼罩。

  偏偏在灾难发生之后,消费者信心受到严重挫伤的时候,美国人突然开始抢购汽车。乍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看看消费者面前的诱惑就容易理解了:如果贷款买车的利率为零,如果新款车有大幅度的现金折扣,你会不会动心呢?答案是肯定的。于是,价格,这个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手段再次发威,美国车市大逆转,出现井喷行情。

  优惠措施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零利率”。“9·11”后不到10天,通用公司的“让美国继续转动起来”的大型销售计划,就鲜明地亮出了零利率的旗帜。如果某个消费者碰巧还是通用汽车的员工或者经销商,甚至是他们的亲属,那就更幸福了,通过通用万事达卡就可以得到双重优惠,每台车上的潜在优惠可达7000美元。通用先发,不久,福特和克莱斯勒公司迅速跟进。

  销售的火热换来了不停息的机器轰鸣声。有统计表明,近百万美国人因此提前了购车计划,美国汽车业热热闹闹地向前奔驰。

  不过,与表面热闹相伴随的,是利润的下降。承担诸多优惠措施带来的成本上升的是制造商。不少汽车分析家对此十分担忧,将零利率称为“无利润的繁荣”。谁玩得起这种无利润的繁荣?当然是财大气粗者,有足够的规模、足够的技术和资金实力,才可以接受为扩大市场份额导致的利润牺牲。

  目前,“零利率”还只是美国消费者的特权。不过,在我国,我们也听到了零利率的声音。为了争取早日进入中国汽车信贷消费市场,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在大会小会上吹风渗透,对目前红红火火的银行车贷大泼冷水,称其除了网点优势以外别无长处,某跨国公司就曾骄傲地表示:我们可以实行零利率,银行可以吗?的确,目前国内银行做车贷还要靠利差赚钱,国内商业的确没有国外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专业,不过,“零利率”说来容易,要落到实处可就非天时地利人和不可了。

  仔细看来,“零利率”并非一种常规手段,而是为刺激“9·11”以后的消费而进行的特殊措施,那时候,还有人用“买车爱国”的口号倡导美国人买车呢,平时谁会这样说?这其中的感情浓度,绝非和平年代可有。不管零利率何时结束,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哪家公司会将其进行到底。再者,实行零利率的也就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大众、丰田、本田并没有参与,它们在美国的销售照样增长很快。“特殊”是相对于“一般”而言的,用特殊代替一般,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而且,零利率究竟是饮鸩止渴,还是对症下药,目前还没有定论。它的缺点和好处一样显而易见。不仅如此,过于优厚的让利容易吊高消费者的胃口,产生“不优惠不买车”的习惯和期待,诸多优惠措施使人们购车计划提前。既给未来造成了巨大的购买真空,又可能使制造商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人们有理由相信,当零利率寿终正寝时,制造商会提供其他优惠措施刺激消费。

  万事开头难,不过,对于零利率政策来说,开头难,收尾更难。对于某些急于分食国内车贷蛋糕的外国公司来说,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汽车市场里搞车贷,扯大旗拉虎皮容易,落到实处难,如鱼得水更难,如果对市场没有准确的把握,即使装备再精良,也可能是赔本赚吆喝。(姜范)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