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平张虎
借汽车走入家庭的浪潮,国内“经济车”、“十万元车”、“家庭车”、“百姓车”等概念也是层出不穷,“十五规划”中的“8万元”更是引人注目。而最近,少数企业又搬出了所谓的“国民车”和“福特T”概念,试图炒出一个新卖点来。可惜的是,中国消费者需求变化之快,已经让拥有这种想法的企业走入了误区。
T型车及其流水线生产方式,是亨利.福特对世界汽车工业的一大贡献。从1908年开始面世,到1927年停产,福特T已经创下了累计生产1500万辆的纪录。价格也从最初的850美元降到了265美元,福特汽车厂的工人两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一辆。因此,到了1924年,每7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汽车。不过,亨利.福特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还是他的造“百姓车”的理念:汽车不应该属于少数富人,而应该让每个人都买得起。这种理念随后在各种车型上得到了验证;而它的普及也使得一种车型独吃“国民车”的模式难以重演。
20世纪50年代曾经风靡世界,总共生产了2600万辆的大众汽车公司的“甲壳虫”轿车,其实也是一款“百姓车”,它的“大众汽车”设计思想与亨利.福特的理念一脉相承。70年代日本小型汽车横扫美国大陆,它的廉价、省油的设计思想,显然也是借鉴了亨利.福特的思路。“国民车”概念最终成形于1955年,日本通产省制定“国民车构想”,对提高日本轿车普及率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后,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也纷纷提出并发展了自己的国民车。
回顾国民车的历史,它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物美价廉,符合普通家庭消费水平;二、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具备相对大的拥有量和占有率;三、要求基本是自主开发创新、外形设计、车辆配置等,并适合本国人民的使用和审美习惯。但这并不能说明“国民车”就一定是一种模样。
按照现在的观点,只要符合三个标准就应该是“国民车”,一是功能上符合一个国家普通国民对轿车使用功能的基本诉求;二是外观上符合国民普遍的审美观念;三是价格上符合国民普遍的购买能力。但这就够了吗?
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中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每万人10辆,尽管和台湾地区,甚至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但完全用价格来打动消费者已经越来越难。品牌、工艺水平、配置和服务价格与质量,这些消费者的主流需求,和主要靠价格取胜的所谓“中国福特T”相距甚远。如果在个性化配置和按订单生产上不留一手的话,很难设想这样的企业如何去占领未来市场,满足未来的消费诉求。
业内人士分析,最近一些中小企业新开发的“国民车”价格的确不贵,但从质量、外形、市场占有等标准衡量,只能算是一种“平民车”;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老三样”,则车型老旧、价格不低,也难以充当“国民车”;近一年来纷纷冒出的各种经济车型,设计新颖,颇受老百姓喜爱,但有的失之于价格偏高,有的则基本上是从国外原样照搬,缺乏个性,与真正意义上一个平台多种变化的“国民车”还有一段距离。
在满足相对低价的基础上,再去满足各种个性化的需求,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有可能梦想福特T的辉煌。显然,按照这个标准,只有上了一定规模的大企业才有可能去实现中国的“福特T”。也可以说,谁能迅速地占领并扩大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谁就能成为真正的国民车。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