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韬略
HondaMotor(本田汽车)公司2002年世界财富500强排名第41位营业收入588.82亿美元
□本报记者柳剑能 孙莹 广州报道
在本田的理念里,一直强调的就是从小做起,滚动发展,按照当时市场需求的大小,尽量用最少的投资来进行生产。在这个意义上,广州本田可以说是这个尝试最好的例子。
11月22日,本田汽车公司宣布,在广州定位于出口的新合资企业中拥有65%的股权一事已获得中国政府批准,这给在美国汽车市场上后发制人的日本厂商“抢道”中国奠定了新的坐标。近日,本报记者就此独家专访了日本本田工业株式会社中国总代表、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门胁轰二。
雅阁:殚精竭虑的合资经典
《21世纪》:门胁先生,据说你是第一个把法国标致与广州合资项目失败的消息带到日本本田的,然后本田开始与广州汽车集团谈判并很快双方达成协议。本田为什么会选择如此合适的一个时机接手标致呢?是否因为有前面合作的失败,中国方面会给出最优惠的条件?比如在股权、决策权方面,本田已经达到了中国政府的上限。而从11月22日,本田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在定位于出口的新合资企业中拥有65%的股权一事看,本田是不断突破政策上限的谈判高手。
门胁轰二(以下简称“门胁”):我到现在也不能肯定当时切入的时机是最好的,或者说中方提供的条件是最优惠的。我现在只能说1997和1998年正是中国轿车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前一两年。谈判的时候我并不认为中方提供了最优惠的条件———其实本田也没有奢求一定要拿到比别人更好的条件。我们只是想得到跟别人均等的条件。当然,广州方面对这个项目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21世纪》:整个广本投资改造下来,比国内通常每万辆投资当量标准节约了50%以上的资金(国内同行每万台约12亿),建设周期也缩短了1/2(一般为两年),很快就达到了起步阶段年产3万辆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做最合适的事,这是不是日本厂商的一贯策略?
门胁:像你刚才所说到的,我们这个工厂起步的时候,正是中国轿车事业发展非常好的时机。我们再补充一点,在本田的理念里,一直强调的就是从小做起,滚动发展,按照当时市场需求的大小,尽量用最少的投资来进行生产。在这个意义上,广州本田可以说是这个尝试最好的例子。
《21世纪》:日本汽车通常都是以经济、省油的形象率先撕开欧美的汽车市场,而在中国市场却一反常态,本田引进的雅阁车型一步定位在中高档车型。为什么会在珠三角选择这样的定位?
门胁:我们当时的目标市场是改革开放以后崛起的一批企业家,他们知识水平高,对欧美的商业情报非常敏感,并且关心美国市场的购买喜好,于是在挑选广本车型的时候重点考虑到雅阁在美国的好评。当时雅阁轿车进口到中国的价格是42万到43万,而当时中国的中档轿车,以奥迪为例,卖到35万、36万元。我们想,如果每年生产3万台雅阁,什么价位才能得到中国用户的支持呢?我当时头脑里面显现的不再是3字打头,如果2字打头会如何呢?最终,我们的定价是29.8万元。客观上,30万和29.8万只是区区2000元的差别,但从客户的角度看,可能的感觉差却是2万、3万甚至5万。
《21世纪》:你刚才讲的是定价策略,从市场空间而言,现在几种主流车型比如别克、奥迪A6当时还没有上市,而市面上主要的国产中高档车是奥迪100和红旗等公务用车,适合私人驾驶的国产中高档轿车几乎一片空白。广本是否盯的正是这个空白?
门胁:如你所言,当时通用别克、奥迪A6也还没有,所以我们希望定价和产量能得到用户的支持和认可。简单来说,当时的定价比进口的同款车辆便宜十几万,如果品质能够完全达到一致的水平,就可以得到用户的支持。定了这个目标价格之后,我们进行价格反推,并计算成本控制在多少。
《21世纪》:如今,本田已经成为中国汽车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作为一直以来本田在中国的战略制订者,你如何看待日本厂商加入竞争后,中国未来汽车产业的新竞争格局?
门胁:刚才我们讲到雅阁的定价是29.8万,从全球来看,这仍旧是非常高的。我一直认为各大汽车厂商的竞争在全球都是一样的,并非是中国的独特现象。这种竞争已经是一种全球化的竞争。
《21世纪》:你说全球化竞争的意思,是说本田在中国与其他汽车厂商的竞争也会像美国那样?
门胁:基本上在美国发生过的竞争这几年会在中国发生。
中国出口工厂:本田年产130万辆之外的新战略
《21世纪》:你刚才提到的全球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广州本田的产品,在日本本田的十几个海外公司中质量排在第一位,本田因此更加注重对这里的战略倾斜,海外的一些本田厂被搬到广州,成立了出口加工基地,生产本田轿车返销日本。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门胁:考虑成立出口工厂的初衷就是想利用这4年多在中国的经验,挑战一下是否能在中国生产出适合全球标准和价格的车辆。考虑到尽量使产品的出口手续更加简便,所以厂址选择在广州的保税区。成本低廉并不只是仅靠出口工厂本身就可以达到,而是加上广州本田生产的数量,达到规模效应,使出口工厂的成本能够降下来,这样也使广州本田的成本得以降低,可以更加廉价地生产车辆。两个厂生产的零配件可以互换通用。
《21世纪》:出口方向是哪里呢?
门胁:现在首先考虑的是欧洲市场以及东南亚的一部分国家。
《21世纪》:起步的产能会是多少?
门胁:第一年也会受到有关政策的限制,限制是5万。
《21世纪》:这是否意味着对中国合资公司制造能力的认可?这能否说明,中国在本田的心目中,制造能力已经逐渐成熟,中国已经从汽车消费市场向世界汽车车间(工厂)的定位在转?
门胁:并不是说各方面条件已经完备,认可这个能力,因而设立出口工厂的。成立出口专用工厂,本意是想尝试一下本田将来的国际竞争力有多大。
《21世纪》:那么换个角度思考,这样的定位是因为本田在日本本土生产有很大的成本压力,还是在中国有各种优惠产生了投资的吸引力?或者说两者兼而有之,促成了将海外本田厂搬到广州的计划?
门胁:大家都知道本田在日本的产量是130万/年,已经满负荷了。如果本田要增加产量,工厂应该建设在本土还是海外,在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决定在中国建设这么一个工厂。这个公司无论从组织机构或其他各项体制方面都是最简洁的,这也是我们在中国的一个尝试。
《21世纪》:为什么选择中国,而不是东南亚的其他国家?是否因为广本的国产化已经达到40%;而且在中国出口,税收方面会有一定的优惠?
门胁:为什么选择中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在亚洲,本田已经在6个国家有汽车生产基地,选择中国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这6个国家中中国生产的轿车品质是最好的。这是所有员工努力的结果,而且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有人说这是否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低廉,其实不然。因为在亚洲,中国的劳动力费用是除了新加坡和香港以外第三高的国家。现在国产化零件已经差不多达到60%,而且以我们的经验,国产化率还可以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1世纪》:关税问题是否也是一个促进因素呢?比如出口可能会有退税,零配件进口税率从原来的80%-100%下降到18%。
门胁:但是关税优惠不单只是在中国,在许多其他国家都是一样的,只要是在出口加工区。
炮轰汽车业之“中国威胁论”
《21世纪》:回过头再审视一下广州本田这个合资项目。1998年之前,在中美合作达到高潮时,日本只在汽车零部件方面与中国汽车行业有接触。据说日本最大的汽车厂商,丰田和本田等,在此之前都不是很看好中国的汽车市场,因此只想卖汽车。是不是有什么顾虑,比如不希望技术流入中国?
门胁:中国汽车行业跟海外厂商合作发展的政策是1980年代初制定的,当时日本的汽车行业正慢慢强大起来,试图进攻美国市场。当时,本田在美国的俄亥俄州建立了工厂,丰田在肯塔基州建立工厂。我想那时候中国也是希望丰田在中国投资和生产,但丰田由于要在美国建厂,工作非常繁忙,没有余力在中国设厂生产。与此同时,大众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生产,日本厂商要与之竞争,必须考虑新的工厂应该设立在哪里。这时中国向大众招手,对大众来说本来是个极好的机会,因为此时日本厂商还没有心思去看别的市场,所以我想这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21世纪》:可是汽车制造技术中国威胁论在日本还是很有市场。就在前不久,日本发表的一个调查报告指出:“中国要成为汽车王国和日本抢夺汽车市场,只是时间问题。”日本经济产业省根据此报告警告目前正和中国打得火热的各个日本汽车制造商:“必须要严格施行技术保密工作,以免泄漏技术秘密,让中国成为另一个汽车输出国。”这种观点是否会影响本田在中国的投资行为?
门胁:我也听说过这种论调。但本田所做的工作是如何才能为中国的用户提供最好的车辆。我们的工作就是把我们所有的技术都拿过来,在当地生产最好的车辆。如果把最好的技术藏起来,我们就不能生产出最好的车辆。本田是以技术为主导的公司,追求的就是客户认可的技术,如果脱离了这一点,相信本田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21世纪》:实际上这个问题好像有点言过其实,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用于生产汽车的钢铁原料,多数靠日本的供应。为什么会有这样过分的担忧呢?你如何评价汽车业这种“中国替代威胁”论?
门胁:在钢板方面,除了一部分比较特殊的材料以外,中国已实现了国产化,比如上海宝钢。对于我们制造业的人来说,只有把现在所拥有的技术全部发挥出来,才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来。持那种论调的大都是一些不懂得制造业的人。在日本国内也是一样的,有不同的人持不同的论调,而我自己是完全不能同意这样的说法的。如果车间的工人都说技术应用到此为止,不去想下一步怎么办的话,怎么可能生产出质量上乘的汽车?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