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和环境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汽车市场运行速度也将有一定幅度的调整,汽车企业及相关部门需要对此予以密切关注。
汽车市场总体上将继续保持繁荣景象
初步判断,2003年我国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活跃态势,轿车、轻型客车、轻型货车、各类准轿车等都将处于俏销状态,主要依据有四个方面:
(1)2002年的快速增长惯性将得到延续。上一个汽车需求高峰发生在1992年~1993年,距现在已经近10年。1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这次增长高峰与1992年~1993年的高峰有本质差异。
第一,经济发展阶段不同。1992年~1993年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短缺状态,现在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全面过剩,这就导致很多政策差异:1992年~1993年宏观政策导向是控制需求,而现在的政策导向为刺激消费、扩大需求。
第二,短期经济运行状态不同。1992年~1993年的汽车需求高峰是在经济过热的背景下产生的,而这次汽车需求高峰是在经济正常运行状态下产生的。因此,这次汽车需求高峰不会面对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的威胁。
第三,汽车市场表现特征不同。首先,从市场导向来看,1992年~1993年是典型的供给导向型,绝大部分产品供不应求,而2002年是需求导向型,绝大部分产品供过于求。其次,从价格特征来看,1992年~1993年汽车需求高峰导致汽车价格迅速攀升(整个宏观经济处于严重通货膨胀状态),而2002年汽车需求高峰在很大程度上是降价刺激起来的(整个宏观经济处于轻度通货紧缩状态)。其三,从市场扩张所起的带动作用来看,1992年~1993年的汽车高峰,使几乎所有厂商都从增长中获得益处,而现在由于竞争激烈,增长只对部分厂商起到了带动作用。其四,从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1992年~1993年厂商力量处于绝对主体地位,现在消费者力量明显增强,厂家要促销。
第四,供给与需求主体明显变化,尤其体现在轿车。首先,从供给主体来看,1992年~1993年汽车需求高速增长,导致国产车供给能力不足,很大部分需求依靠进口车来满足,进口车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产车;2002年需求增长的主要部分是国产车提供,国产与进口车增速相当。其次,从需求主体来看,1992年~1993年增长动力为集团公商务用车,2002年增长动力主要是私人购车。
第五,汽车市场环境不同。1992年~1993年我国汽车市场是个封闭市场,竞争更多体现为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而现在开放程度大大提高,跨国公司参与程度大大增强,在某些领域(如轿车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已经体现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
综合上述五大方面变化可以看出,现在的市场是初步开放型的、市场导向的、私人消费推动的、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的市场,这个特征说明2002年的高速增长是有稳固的需求基础的,市场稳定性明显增强,很难出现1992年~1993年那种高峰过后即为低谷的局面。可以预计,2002年增长惯性有条件延续到2003年。
(2)2003年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8%左右的高速度、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到消费的转变。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根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能够保持在8%左右。这样的增长速度为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宏观基础。另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其中之一是重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解决居民收入增长长期低于GDP增长的格局。这种政策思路的转变,使同等GDP增长速度对汽车需求的带动作用增强。
(3)汽车进入私人消费时代。2002年汽车需求的50%以上属于私人购买,汽车市场已经进入私人用车阶段,而且进入成长期的时间有可能提前。私人购车时代的到来,使汽车需求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具备了市场空间。
(4)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2003年汽车消费环境的改善将比以往更加显著,这是因为:首先,我国汽车业的政策重点正在由重视形成生产能力从而增加供给转变到着重改善消费环境从而刺激需求上来。由于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总体上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因此,这样的政策调整对2003年汽车市场的促进作用将是明显的;其次,改善消费环境的动力更足了,由于2002年汽车生产的超高速增长,汽车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充分地体现出来,导致我国社会各界对汽车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第三,以汽车消费政策为代表的一批改善消费环境的政策已经准备到位。
2003年汽车需求增长速度与2002年相比将有一定幅度的回落
从轿车来看,与市场相关的7个方面因素中,大部分方面的力度在2003年都是减弱的(见下表),因此,可以判断2003年轿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
从商用车来看,中重型货车2002年9月起增长速度已经明显开始下降,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很可能在2003年结束。
预计2003年全年总需求将达到385万辆左右
2002年全年汽车总需求预计为334万辆,比上年增长33%。预计2003年汽车总需求将达到385万辆左右,比2002年增长15%,其中2003年轿车需求将达到145万辆左右,比2002年增长23%。
如果经济发展比预计的好,各项政策措施变得更为宽松,汽车总需求有可能达到或超过400万辆。
从汽车总需求来看,2002年国内市场需求稳居世界第五位,2003年很有可能会超过法国,居世界第四位。
在现阶段乃至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内,第二产业在我国经济总量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而第二产业是产生货运量的主要产业,而商用车主要是用于货运和客运,因此,我国商用车仍将保持与GDP增长率相匹配的速度。而轿车不仅作为公商务用车,现在已经大量被私人购买与消费,因此,轿车的增长速度将高于GDP增长速度是长期趋势。两相比较,轿车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商用车的增长速度。
2003年市场结构将会出现三大变化
(1)私人购车阶层将由超高收入阶层向一般高收入阶层转移。前几年,私人购车者主要是一些超高收入的家庭,近来购车者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外资企业的一般职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中层员工等都开始进入购车者的行列,而这个人群的数量远远大于有实力的私营企业主、外企的高级白领、专业人士(如律师)等这些超高收入人群的数量。
(2)重点区域市场将扩展。北京、珠江三角洲等收入最高的地区一直是我国汽车市场尤其是轿车的需求重点地区。2002年以来,这些地区的需求增长仍很快,但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地区增长更快,新的增长点正在向这些地区转移。如2002年成都市经济生活发生了喜人的变化,贷款购车、买房成为成都市民的两大消费热点。2002年上半年成都市新登记入户的小客车(主要是轿车)就达2.8万辆,比上年增长14.2%。2003年二级城市和地区汽车快速发展对全国汽车市场的作用加强之趋势不仅将得到延续,而且将更加显著。
(3)需求品种多样化。以轿车为例,由于私人购车正日益成为总需求的主要部分,这样,一方面带来需求增长的稳定性增强,另一方面导致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据抽样调查,私人对MPV、SUV车正在产生越来越强的需求偏好。
进口车仍将处于受控状态,进口车对我国汽车市场仍然难以产生大的影响
影响进口车数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目前最关键的不是关税,而是配额。2003年度汽车行业配额额度是9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5%。从政策导向看,我国政府将充分利用保护期对我国汽车工业进行符合WTO框架和规则的适度保护。根据2002年的调控经验看,2003年进口车仍将处于受控状态,进口车的数量虽然将会有明显增长,但进口车的市场占有率不会有很大提升,对国产汽车的影响将处于一种完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预计全年进口车在15万辆~18万辆左右,占汽车需求的4%~5%。
市场竞争国际化明显加重
近几年来尤其是2002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出现了几个非常明显的变化。一是已经在我国投资建厂的跨国公司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能力,投放更多新的产品;二是一直在等待观望的几大厂商2002年开始调整战略布局,在我国进行合资建厂;三是跨国公司已不仅仅满足于制造环节的参与,开始在营销服务、金融服务等若干环节加快合作步伐。跨国公司全方位进入我国、在我国进行战略展开的动向已经非常明确。2003年这种变化将更加明显,各跨国公司将更加直接地进入面对面的竞争,从而使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出现显著的国际化趋势。(徐长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