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奔驰一直以其精良的产品,超前的技术,稳健的经营,良好的口碑而著称于世。尤其在上世纪的后几十年中,更有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豪华轿车,全系列的载重汽车,各式乘用车、特种车……等产品不仅赢得了市场,也取得了不凡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无论是公司的大小股东,还是经营团队,以及公司员工,无不意气风发,不再满足偏安于德国的一隅之地,纷纷希望谋求更大的发展。于是,在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在当时的新董事长于尔根.施伦普先生的带领下,戴姆勒.奔驰坚定地迈开了向现代化国际大公司前进的步伐。
在美洲,1998年戴姆勒实现了令人十分意外的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的合并,甚至连集团的名称也改成了戴姆勒-克莱斯勒;在亚洲,戴姆勒.奔驰公司成为了著名的日本三菱汽车公司的大股东,与韩国最大的汽车产销公司现代也确立了结盟的关系。从地域上讲,一个全球性的超级大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从戴-克想成为一家世界性超级大公司的那时起,也自然注定了这是一条非同寻常,布满荆棘的艰难道路。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戴-克集团的发展似乎没有按照人们预先设计好的轨道去运行。
克莱斯勒成了戴姆勒心中永远的痛
克莱斯勒公司在与戴姆勒.奔驰合并以后,尽管戴-克公司注入了大量的资金,派出了得力的人员,对克莱斯勒公司进行了整顿,但克莱斯勒公司近几年的经营却没有明显起色,预定目标始终未能实现,原来拟订持平的2003年,经营亏损仍然达5亿欧元。其领导班子公布的今年经营目标仍是努力不出现赤字,更不敢奢谈在美洲和国际市场上有新的崛起。即便为了达到这个并不令人有多鼓舞的目标,克莱斯勒公司也不敢有丝毫大意:缩减40%的投资,关闭6家开工不足的工厂,裁减数万工作岗位,加快新品开发和面世,采取较高的销售回扣额以赢得市场份额。但直到年初前景仍不十分明朗。
更令人不愉快的是,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公司的合并究竟是平等合并,还是于尔根.施伦普先生耍花招,采用不合法手段,欺骗克莱斯勒公司股东,悄悄地吞并了克莱斯勒公司的问题,去年在美国有关媒体上说得沸沸扬扬。先是戴-克对一部分小股东赔付了3亿美元;紧接着大股东科克兰先生又发难,认为戴姆勒-奔驰严重损害了克莱斯勒股东的权益,提出了约15亿美元的赔偿要求,这一纠纷在美国已闹到了对簿公堂。于尔根.施伦普先生和戴-克的财务总监也被作为证人传唤到庭。这桩未了的结官司并,将在近期得出结果。一般认为,戴-克公司为此少不了又需破费。
三菱汽车沉疴暴露,驶入生死线
戴-克集团和施伦普走向现代化国际大公司的全球扩张计划亚洲部分最近也进行得异常艰难。因为在集团全局计划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三菱汽车到今年3月底的上财政年度的运行亏损已达7.8亿欧元。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4月初又突然暴露出重大的资金问题:三菱汽车不仅在一段时间内谈不上赢利,而且由于经营不善,累积存在的问题已达到相当的程度,如果它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新资金的话,将迅速面临破产的危险(详细情况本报上期已经进行了报道)。
与现代汽车的联盟关系面临破碎
作为戴-克扩展亚洲计划的重要部分之一,戴-克在2000年与韩国现代汽车实现结盟,并购买了现代汽车10%的股份,而且可以选择将持有股份增加到15%。戴-克2002年决定以11.6亿欧元的投资,与两个亚洲的伙伴三菱汽车和现代汽车共同开发载货车领域的业务。戴-克以7.6亿欧元投资从三菱汽车分出来的三菱扶桑商用汽车公司,在新公司中最终占有65%的份额。戴-克和现代汽车缔结了成立同样的商用汽车公司的合约,并计划为该合资企业投入约4亿欧元,在新公司内占有50%的份额,主要生产载重汽车和发动机。这两项投资使本来就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从事商用汽车制造的戴-克进一步确立其在亚洲的霸主地位。亚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商用汽车市场,全世界生产的商用汽车大约有一半销售到亚洲地区。
但是两年来,戴-克与现代的投资计划的实施却是一再拖延,发展不尽如人意。现代汽车的发言人最近证实,现代和戴-克正在就迄今为止全面结盟的关系转化为以前松散的合作关系进行谈判。“我们与戴-克将就联盟之中我们的伙伴关系和以前受限制和各方自己的项目进行谈判”。戴-克发言人没有对谈判的内容表态,但他表明,戴-克董事会成员均已认为,与现代结盟的战略重要性已经减小,因为戴-克在三菱扶桑商用车公司的投资项目发展情况良好。戴-克与现代双方将就这个问题继续对话,现在还没有结果。外界对此问题的估计是,现代汽车首先对戴-克与北京汽车工业公司签约合作生产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有意见,因为现代坚持认为,他与北京汽车工业公司先前的签约是排他性的。
核心品牌梅赛德斯.奔驰受拖累
在戴-克全球性的公司布局中,美洲、亚洲两大支柱的进展充满了变数,而作为戴-克核心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部分的发展相对也喜优参半。
尽管奔驰竞争的对手越来越多,但总起来说仍然保持有相当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商用车部分,有了较大的增长。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稳定和增长,为保证戴-克的赢利打下了基础。但问题在于,那些各种各样预期和不可预期的投资损失抵消了部分的赢利或者增长,影响到了整个集团的景气度,最终甚至可能拖垮全集团。此外,戴-克在德国国内的税收系统装置的重大投资,因最终投入使用的问题,而损失可观。很多舆论认为,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无疑会严重地影响戴-克的公众形象,给未来预期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最具有说明意义的一点是,近几年内,戴-克公司的股市市值已经缩水一半。而同期内,宝马公司的股市市值却增加了一半。
任何一个长远计划的制定都有局限性,在实践中始终围绕最终目标,根据天时地利,灵活适度调整,而不是简单地硬干蛮上,这也是合理的。亚洲现在的局面与七、八年前相比,变化很大。原来的全球发展战略中亚洲部分的计划也许是需要因时、因势而变。最近还有关于戴-克考虑将其持有的韩国现代汽车的股份及赢利一起全部卖掉的说法。戴-克在亚洲的战略部署需要重新调整,要认真对待中国这个新崛起而又最具潜力的市场。这或许正是戴-克亚洲战略急剧变化的动因。
戴-克公司内部的一些不同意见认为,因为短期的困难而退出遭受损失的业务,会给戴-克全球战略的完整性带来遗憾。这样的做法会影响或丢失掉增长的亚洲市场,短期的考虑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当然也有人拿宝马公司当时挥泪退掉英国罗孚的典故相比赞成戴-克及时采取行动。(陈汝欣)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