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把2006年看做是丰田年。那时,丰田汽车将开始在中国市场领跑。不管是产品还是价格,都将给竞争对手以强大的压力。
但是,今天的一汽丰田降价行动,似乎暗示了一种可能:丰田提前出手了。
几种迹象值得关注。
一是一汽丰田降价绝不是因为市场压力。据了解,2004年,丰田在中国约生产了9.5万辆汽车,销售了8.5万辆,不到1万辆的库存完全在合理的范围内。2005年计划排产13.4万辆,车型除了目前的威驰、花冠、特锐、陆地巡洋舰、普拉多和柯斯达外,还有皇冠。7个车型卖13.4万辆,不应该成为问题。
二是此次降价也非一汽丰田对外宣称的提前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在事后记者与一汽丰田销售公司总经理古谷的交流中,古谷也承认,“降成本主要通过量产和国产化两个方面来实现”。2004年6个车型、9万多辆车,特别是花冠上市尚不到1年,降成本后还利于用户很难成为理由。
最值得关注的,当属此次降价选择的时机。有人说是为了“讨个新年的头彩”。事实可能没那么简单。2004年,是中国汽车市场价格大战最激烈的一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降价了,惟独丰田没降!然而,到了2004年的年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简单的价格战只能将自己逼上绝路,而纷纷“偃旗息鼓”,甚至在有的企业宁愿将车“收起来”也不降价的时候,丰田却破天荒地燃起了战火。明摆着,丰田有将竞争对手再次拖入战火的意图。
大家都在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不够。即使像2004年价格战打得如此惨烈,一些权威机构甚至发出“汽车行业到了整体亏损的边缘”的警告的时候,人们还是认为竞争不充分。我想,如果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的话,就在于像丰田这样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在过去还没有出手发力。
记得2004年初,我与丰田驻中国的总代表服部见面。他说,丰田在中国没什么可说的,混口饭吃吧。表面上看似非常低调,实际上反映出丰田在中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意图。那时,丰田在中国只能算是刚刚入户。应该说,此番降价措施还算不上丰田的真正出手,丰田在中国的布局尚未完全结束。各个细分层面的新车型还没空露面。据悉,2005年,除了新推花冠外,还将有Prius和一款目前保密较严的中级轿车。但是,不管怎么说,丰田的本次价格动作,战略含义远远大于战术意图。或者说是丰田在中国战略目标的一次初露端倪。换句话说,从前面分析的前两个关注点看,丰田完全没必要现在就动手,还可以继续像服部说得那样“混”。既然动手了,真正的一手就在后面。吴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