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开发要靠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 03:15 北京青年报 | |
曾经热闹过一阵子的“中国汽车自主开发”的话题,渐渐成了一种孤独的呐喊。但对比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分量,这些呼吁让人倍感振聋发聩。 在2002年的GDP增量中,汽车占近1/4,2003年汽车工业占全国机械工业销售收入的38.1%,利润总额的26.7%,2004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500万辆,2008年汽车预计销量预计为1000万辆,2020年后预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大国。 从以上趋势看,汽车工业正不可避免、不可逆转地成为支柱产业,并有力地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与美日德四大汽车工业大国相比,我们既没有具备世界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也没有自主开发能力,我们仍然只是一个世界汽车加工厂。 这种产业“空心化”的局面使得我们处于全球产业分工的低端,不仅没有前途,而且将危及国家经济的独立与安全。 谈及“自主开发”,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不能否定近十年来汽车行业的“合资”道路。没有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这样的合资企业,就没有中国汽车业今天的局面。就像经济学家樊纲论及“中国是世界加工厂”地位时所说,能做世界加工厂,也不错。只有先做加工厂,参与全球分工,才会有日后的发展。我们汽车合资的初衷是想以“市场换技术”,目前看来,市场是让出去了,技术嘛,从一个更广泛的视角看,也得到了,只是不是当初设想的那样成功,这大概是汽车业的小学生必付的学费吧。 话说回来,在2000年前,中国汽车不足百万辆的市场需求,以及以公款购买为主的消费结构,根本不具备自主开发的市场环境。 可以说,目前的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的市场环境和能力。那为什么自主开发却这么举步维艰? 毕竟,汽车业是一个经济行业,其行为遵循市场原则,而自主开发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取向,国家应以经济手段,制定趋利性的政策,引导、鼓励自主开发,而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税费方面予以减免,引导汽车企业,无论中外,无论合资与否,去参与自主开发。如此,中国汽车工业才有可能拥有核心技术,发展出核心竞争力,而自主品牌也才会有一些生机。孔文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