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矮的造型营造出低重心,配上超级别的轮胎,使雨燕的过弯表现笑傲江湖。
这只新生的“小燕”受了欧洲化思潮的影响,不追随自己家乡日本的潮流,一心投奔欧洲阵营。这下它的性格就有趣多了。
自从第一次看到雨燕的照片起,我们就猜测这部铃木新作是采用“欧州化”的设计思想。果真,它最先在欧洲推出,获得了欧洲媒体的不俗评价。有人说雨燕像MINI,这是它那半圆形的车鼻、黑色A柱以及平直的侧窗轮廓线条造成的视觉效果。但是像谁并不打紧,眼前的雨燕确实十分漂亮、醒目就是了。其实在观感以外,雨燕最让我们关注的是它的设计路向。它采用了比较低矮的车顶,两厢的轮廓分明,这与近年新式日本小车高车身、短车头的设计风格迥然不同。这样的落笔,正是奠基了雨燕的总体风格——欧洲化。
图为长安铃木雨燕外观图片
体格:改变血统
为什么单凭低矮的车身,就能引证雨燕的“欧洲化”?这要从欧日小车的设计思想说起。如今的日系小车都越来越讲求大空间和多功能,在占地空间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它们便采取“向空中要空间”的办法,将车身越造越高,典型的例子便是大家熟悉的本田飞度;反观欧洲设计的小车,仍然将驾驶感放在首要地位,他们的小车是每天用来上下班、去喝咖啡的,不像日本人那样几乎要让小车成为流动的居室。这种期望上的差异,造成欧洲小车设计朴实,但普遍具有上佳的操控乐趣;而日系小车在功能性上登峰造极,但小车先天所应有的操控乐趣反而被弱化。
从这个差异来看,你便明白为何雨燕是“欧洲化”的小车。首先,它的车身并不高,没有采用流行的座舱最大化设计,乘坐空间表现平平,前后座的腿部和头部空间都只属够用,但是低车顶带来了低重心,这对提升过弯表现是先天性的优势,操控乐趣有所保证;再者,雨燕的车厢没有采取功能众多的设计,前排的储物空间只有传统的手套箱和中控台下的CD匣,两侧门板储物格比较狭窄,后座椅折叠方式也颇简陋,似乎设计师刻意强调了驾驶的诉求,而回避了功能性的卖弄。
如此种种蛛丝马迹,说明了雨燕是一部重在驾驶诉求的欧洲化小车。它以低重心、确保驾驶感受为设计大前提,牺牲空间和多功能性在所不惜。这样的作派,大有摒弃日式潮流,投奔欧洲传统阵营的意味。
“欧式”车厢风格简洁,实际上工艺不够精细,储物空间不足。
腿脚:不负所望
面对天生优良的“体格”,如果不练就一套出色的“腿脚功夫”就实在可惜,幸好,雨燕有一个不错的底盘,偏硬的悬挂在过弯时提供不错的抗倾力和循迹性,加上穿着同级最大号的“鞋子”——185/60R15的宽胎,过弯的的极限颇高,转向不足不容易出现,在极限状态下车尾的动态也比大多数小车更趋稳定。坐在雨燕的驾驶座上,适中的高度和横向宽广的前风挡视野,共同营造出车身低矮的视觉,加上足够强健的“腿脚”支撑,在别的小车上激烈过弯时那种“想要翻车”的感觉完全不存在,这些都拜它的整车重心实在比时下大部分小车都要低所致。
雨燕的转向系统值得一赞,它是时下流行的电动助力转向,起初我们担心它像其它车厂的廉价电动助力系统一样缺乏路感,为它的操控“抹黑”;但实际发现它克服了大部分廉价电动助力系统路感贫乏的通病,方向盘不但有足够的路面感,而且在弯中指向清晰,回馈力也很实在,因此开着它过弯,无论是日常道路环境,还是刁钻的激烈操控,都能让你获得生动、灵活和自信的感觉。
相比之下,雨燕的舒适性表现平平。偏硬的悬挂在通过减速带、坑洞或接缝时带给车厢的零碎震动较多,底盘噪音的抑制也比较马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雨燕的悬挂功力尚未如欧洲对手那样完善,它在增加硬度以满足操控的同时没能兼顾到舒适性,在质感上是有所欠缺的。
心脏:尚未长成
与其出色的“体格”和“腿脚”相比,雨燕的“心脏”显得发育尚未成熟。第一个不成熟是它在上市之初没有自动变速箱,这会让大批被它的外形所迷倒的女性客户十分扫兴。当然,手动变速箱可以说更加符合它的操控个性,但第二个不成熟便被突显出来——它的发动机在乐趣方面有所不足。坊间流传雨燕沿用了羚羊的旧款发动机,经我们查证,它是经过局部改良的产品,主要改良了电喷部分,原因相信是为了确保雨燕能应付更严格的排放法规。
老实说,是否是羚羊的发动机我们并不很在意,因为印象中羚羊的1.3升全铝发动机也有不俗的性能。然而雨燕的实际表现却和我们预料有所出入。它的动力是没有让人失望的(毕竟我们对一台1.3升小车的动力并没有过分期望),但发动机的性格却远不如预期中可爱。它的转速攀升不太积极,可能是变速箱齿比偏小的缘故,日常行车如果不去刻意拉转速,并不容易超过3000rpm,这样的设定有些过于实用。最失望的是当刻意催逼时,我们找不到过去的铃木小排量全铝发动机(如K10A、K12A)那种活跃欢快的个性,4000rpm后发动机的声音仅属轰鸣,谈不上刺激或动听。手动变速的挡闸行程短,也颇清晰,但手感有些紧,啮合也偶有不畅,尽管三个踏板很容易做到跟趾动作,整体换档乐趣只是普普通通。
诚然,雨燕在起步、中段加速和高速巡航时都有合理的表现,这套动力系统的性能并没有问题,问题只是以操控派小车的标准而言,它的动力匹配尚欠质感,较难让人感到兴奋和满足。这些感觉上的要求,比起数据指标更考验车厂的功夫,也是对铃木(长安铃木)而言,在开发一部操控派小车方面要再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皮肉:仍嫌单薄
追求驾驶的诉求明确了雨燕的“欧洲化”思潮,但在与它“皮肉相亲”时我们却感受到了它“残留”的日式血脉——雨燕的整体质感不够坚实,关门音质、内饰塑料的质感和整体装配的扎实程度都略逊色于大厂(如国产本田、丰田)的出品。在试车过程中,它的内饰还有一些“偶发性”的杂音。作为一部最新世界标准的小车,这类瑕疵是让人失望的。也许这和投产初期工艺的尚未成熟有关,但无论是什么原因,这多少反映了长安铃木与主流轿车大厂在生产完善度上的差距,而雨燕今天要面对的是主流大市场,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它抱有比奥托、羚羊高得多的期望。
幸好,这种高期望在另一个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慰藉:雨燕的装备水平让人精神一振。除了基本的电动设施,它还为小车市场首度带来了电子恒温空调、内置6碟CD(尽管音色一般)、方向盘音响控制,以及最能让人感动的8个气囊(正前、正侧加前后排帘式气囊)。而且拥有这一连串装备的超豪华版售价是非常合理的9.28万,切切实实地达成了高级装备的普及化,而不是以一个昂贵的顶级版来“作秀”。
最后,我们对这只新生的“小燕”来一个“体检报告”吧。雨燕的外衣最醒目,不过自动变速的缺席注定它暂时要和众多女性FANS保持距离;相反,它重心低、过弯敏捷、只提供手动挡的特性,显然适合一群追求驾驶感受的年轻男士。至于那些顾家的用户,雨燕照顾不到,它的先天设计是以己为重,对他人的体贴(实用性)和服务意识(多用性)都比较不足。一句话概括之:雨燕是一部以驾驶为主要诉求的操控派小车。(撰文、摄影:颜宇鹏)
导购评价
雨燕是日本铃木公司2005年初才发布的小车力作,主攻欧洲市场的它有着明显的欧化设计思路:保持车身紧凑性,确保低重心,营造出灵活敏捷的驾驶表现。至于日本小车近年所流行的大空间和多功能,雨燕几乎置之不理,空间只属够用,装载能力一般。论体贴程度雨燕一定大输飞度,但它的操控性成功突围,硬朗的悬挂,宽大的轮胎,精良的转向,造就出目前过弯性能最好的小车。以羚羊发动机改良而来的动力性能够用,但乐趣和完善性有不足。缺乏自动变速让女性勿近,年轻男性倒会喜欢这部独树一派的小车。
注意:暂无自动变速;多功能性较差。
备选:威姿、波罗、飞度。
推荐:顶级版,你买到的是同级市场上最高的装备。
试车总评 4
外观 5 造型设计纯粹,有MINI的神韵,也有自己的特色,街上抢眼非常。
车厢 3 仪表台简洁有个性,但储物空间太少,实用性较低,用料和工艺一般。
动力 3 发动机的力量足够日常使用,但运转性格不够爽快,只有手动挡说不过去。
底盘 4 重心低,硬悬挂和宽胎确保了高过弯极限,转向精良,减震舒适性有所不足。
配置 5 顶级版引入了大批同级首见的豪华和安全装备,售价仍在非常合理水平。
技术参数
排量 | 1301c.c. |
气缸布置 | 直列4缸16气门 |
最大马力 | 86hp/6,000rpm |
最大扭矩 | 110Nm/3,500rpm |
传动方式 | 前置/前驱 |
变速箱 | 5速手动 |
制动 | 前:盘式/后:鼓式 |
悬挂 | 前:麦弗逊独立式/后:拖曳臂式 |
转向 | 齿轮齿条式,电子助力 |
长×宽×高 | 3695×1690×1510mm |
轴距 | 2390mm |
车辆自重 | 1040kg |
轮胎尺寸 | 185/60 R15 |
行李厢容积 | 213/562L |
0-100km/h | 14.0秒 |
最高车速 | 165km/h |
等速油耗 | 5.0L/100km(90km/h等速) |
装备配置(标准) | 电动窗、电动后视镜、中控门锁、6碟CD音响、4扬声器、角度可调方向、电子助力转向、ABS+EBD、前排双气囊、原厂芯片防盗、合金轮圈 |
装备配置(豪华) | 自动恒温空调、行车电脑、8安全气囊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