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汽车产业跑赢第一回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08: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令人担忧到令人振奋

  记者:2001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张小虞:5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从令人担忧到令人振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汽车产量快速增长。2001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量由230多万辆增至今年的700万辆,增长了近3倍。

  第二,实现了汽车进出口大体平衡。更喜人的是,在认真履行WTO承诺基础上,我国汽车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增幅,而且在2005年实现了出口略大于进口的转折。

  第三,私人消费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导。我国汽车年销量中私人消费的比例,由2001年的约30%,提升到目前的70%。

  第四,自主品牌实现高速发展。如今,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逼近三成,在出口方面也取得了突破。

  改革开放成果的累计效应得以释放

  记者:面对关税下调、硬性国产化率指标取消等挑战,中国汽车产业并没有在进口产品的冲击下一蹶不振,而是实现了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有哪些?

  张小虞: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的迅速成长,首先,要归功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国策。其次,得益于1994年汽车产业政策的累计性效应。1994年汽车产业政策在40%国产化率、强制外汇平衡等方面的规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的建立。第三,得益于汽车产业长期的结构调整。从1994年到2000年的7年间,我国汽车产量年均增长仅3%左右,在此期间,汽车产业在国有企业改制、外来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零部件国产化等方面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如果说,上述三个原因为汽车产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2001年之后的另外三个因素同样不容忽视。首先是轿车市场的开放。“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后,私人消费刺激了轿车市场的首次“井喷”行情。其次,国家陆续批准了一批合资企业,大大丰富了市场供给。第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相继获得生产许可证,自主品牌的迅速成长降低了汽车进入家庭的门槛。

  第二回合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记者: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国、第二大汽车市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还将面临哪些挑战?

  张小虞:汽车产业跑赢了第一回合,第二回合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比如,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将遭遇国外品牌更加激烈的竞争;在汽车服务贸易领域,国内企业的差距依然很大;还有能源和环境的挑战等等。有快速增长的庞大国内市场做依托,中国从汽车大国成长为汽车强国是可以预期的,但是,面对上述挑战,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强有力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二,必须有坚实的零部件工业基础,而且要融入国际采购体系;第三,必须有原材料、石油石化、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第四,要有完善的服务贸易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更高水平小康生活的需要,我国汽车产业保持一个略高于GDP的增长是有必要,也是有条件的。中国汽车充满了希望。本报记者 王政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王政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