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Long Bridge)是伯明翰的汽车生产圣地,其命名源自于当地的百年车企罗孚(MG-ROVER)的一条运送车身的著名通道——Long Bridge。
2005年4月,英伦百年品牌罗孚(MG-ROVER)宣布破产,罗孚的6100多名工人在一夜间失业,长桥经济陷入萧条,这个百年车企曾经是长桥几代人的生活依赖。南汽集团成功收购罗孚后,未来的MG-ROVER车型会在中国和英国两地进行生产,这对南京汽车和长桥而言,都具有非凡的意义。2007年3月国产名爵MG7下线,出色地再现了英伦经典车型,再一次把人们的目光焦点引向MG,引向长桥。
外观重现英伦经典
笔者见到名爵MG 7的第一眼,以为见到了MG的经典车型MG ZT,也许南汽不想让这一有着纯正英伦血统的车型被人们淡忘,南汽用名爵MG 7极其忠实地再现了MG ZT的车身造型。取意于英国圣公教会(Church of England)教堂八角形天穹的MG徽标,镶在进气格栅中间立柱的顶端用来表明身份,独特造型的大灯组合符合整车的设计风格,经典的一体式高腰线横穿前、后翼子板和门把手位置。车尾线条内敛,显现出了英国绅士般的优雅特质。7辐“UV”型轮辋让整车的线条丝毫不显呆板。既然MG的技术、知道产权和设备均已归入南汽名下,索性大胆使用“拿来主义”,让经典车型重现,南汽这一招也不失为聪明的决策。
内饰风格复古
坐在名爵MG 7的车内,一股强烈的英伦气息扑面而来,大面积的亮色调和暗色调形成鲜明对比。内饰风格和布局与MG ZT相似,只不过把MG ZT的右舵改成了左舵。转向盘上大段弧度使用了仿桃木的材质和小段的真皮材质,中央的八角形MG徽标起到了很好的点缀作用,美中不足的是转向盘的真皮缝接处大号的线码显得有些粗糙。
椭圆形的仪表盘有点复古的味道,操控台通体采用仿桃木衬板。在操控台的中央,一块内嵌的英式时钟将复古的风格表现到了极点。多功能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倒车影像和车载DVD影像,车载DVD播放机放在了副驾驶席前面的手套箱内,因此手套箱就无法放置其它杂物了。
前排电动调节的真皮座椅还带有加热功能,这让笔者在这个季节试驾感觉到一丝温暖,不过加热功能键没有挡位调节,稍稍有点遗憾。坐在座椅上,笔者觉得底座有些平坦,不过可以调节的腰托设置让乘坐的舒适性提高了很多。
豪华版MG 7配置了电动天窗和后窗电动伸缩遮阳帘,电动天窗的开关按钮没有像大多数品牌车型天窗按钮那样前后方向拨动,而是采用横置并且左右拨动按钮来开启和关闭天窗,让笔者初次开启天窗时感觉有些不适应。
转向盘上集成了音响的控制按钮,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多媒体影音系统给整车增色不少,但是车载音箱的音质略显逊色。
MG7不只具有绅士风度
虽然名爵MG 7产自南汽,但仍然充盈着纯正英系车的DNA。MG 7低速行驶时车身非常平稳,但是转向盘稍沉.可能是新车的缘故变速器挡位转换时力道也稍大。豪华版MG 7配备了1.8L涡轮增压全铝发动机和5挡手动变速器。由于带了增压涡轮,MG7在发动机低转速运转时会显得有些“行动迟缓”,这也是大部分带涡轮增压车型的“通病”,但当发动机转速超过2 500r。/min以后,明显感觉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增强,这种感觉通过数据得到了证实,数据显示当发动机转速在2 1 OO~4000r/min时输出的最大转矩可达2 1 5 N·m,当发动机转速达到5 500r/m i n时,输出的最大功率为1 1 8kW。因此,MG 7的动力性不容小视。
行驶在北京的五环路上,大脚油门提速,当发动机转速冲破4000r/m in时,车速早已过百,高速行驶中感觉车身平稳,发动机低转速时操控的沉重感觉一扫而光,超车并线时车身随动性很好。继续加油门提速,涡轮增压的作用被完全发挥出来,感觉发动机的动力源源不断地输出,车速在极速攀升,不过在这种路况下车速始终无法达到极限,为了避免超速行驶不得不收油门减速,看来名爵MG 7不但具有“绅士风度”而且还有“豪放”的一面。
名爵MG 7采用前麦弗逊式后z型纵摆臂双横臂独立悬架,路过颠簸路面时,虽然悬架有效滤掉了大部分振动,但是振动的力道反馈给笔者时,觉得座椅有些单薄,对振动的感觉比较直接。
安全性
随着C—NCAP碰撞成绩的不断发布,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信息了解的程度不断加深,而且,安全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名爵MG 7以优雅的绅士形象在国内上市后备受瞩目,笔者现将其安全设置情况简述如下:名爵MG 7的制动系统配备有ABS+EBD,前后制动盘均采用通风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制动的可靠性;配备了超速报警智能系统,可以给那些喜欢极速狂奔的驾驶者适时提醒双制动片磨损报警装置,可以提醒驾驶者及时更换坏损的制动配件;车速感应自动门锁,可以有效防止行驶中车门意外打开而发生不测;不过名爵MG 7没有设置安全带提醒装置,稍觉遗憾。在碰撞发生时,前排双安全气囊和双侧安全气囊可以降低驾乘人员的受伤害程度此外名爵MG 7的侧围高度相对较高,这种设计配合USD双面镀锌高强度钢板的车身设计,都可以提高安全性。但是就被动安全的各项设置而言,我们无法仅从感官上去判断安全与否,只有期待C—NCAP的碰撞试验来给我们一个清晰的答案。
试车、撰文:刘兆才 摄影:冯欣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