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秘凯迪拉克V研发团队改造CTS百米加速3.9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 14:58  新浪汽车

  如果您熟悉SCCA极速世界挑战赛(SPEED World Challenge),或者喜欢顶级高性能豪华车型,您肯定听过凯迪拉克V,没错,这就是凯迪拉克家族中最让人热血沸腾的一个品牌分支,被玩家们誉为豪华高性能车型“战神家族”。

  凯迪拉克V这一诞生于四年前的年轻车系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两代质的飞跃,打造出凯迪拉克家族的至强动力,并能以7分59秒的速度征服被称作“真理之环”的纽柏林北圈赛道,完全得益于一个神秘组织的存在——凯迪拉克V高性能研发团队!

  这支凯迪拉克家族中的神秘团队担负着凯迪拉克高性能车型的改装和研发任务。早在数十年前,这支队伍的前身是一支利用凯迪拉克量产车型制造高性能专业赛车,并为各种顶尖赛事提供高性能车辆和技术支持的专业团队,在各类大赛上夺魁的凯迪拉克车型大多与他们有关!而凯迪拉克的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也与他们在赛车场上的作品密不可分!他们是凯迪拉克家庭中最早执着于开发高性能豪华车型的先遣队。

  2004年,这支团队将凯迪拉克家族的最新车CTS进行了尝试性的专业化改装,并以代表速度的“V”作为徽记。从2004年之后,由这支超强研发团队打造的CTS-V开始崭露头角,连续多年获得美国顶级速度车赛——美国赛车俱乐部极速世界挑战赛(SCCA SPEED World Challenge)GT组的冠军。经过这支团队的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刀锋战士”CTS迅速进化为性能卓著的CTS-V“极速战神”,其表现足以和法拉利F430媲美,性能远超宝马M5。CTS-V的出现让高性能豪华车市场格局发生微妙的变化。

  这支神秘团队的目标已经不只是极速挑战赛中的常胜将军,他们更把目标瞄准了老牌对手——宝马和奔驰的高性能家族车型,并以超越M、AMG作为基本的研发方向。为此,这支团队将工作室搬到了被誉为“真理之环”的德国纽柏林赛道,这里不仅是德国高性能对手们的大本营,同时也是包括顶级F1赛车调校试验的主要场,在纽柏林几乎可以见到世界上所有以高性能著称的车型,有世界高性能车型PK台之称。在纽柏林驻扎数年并潜心调校之下,CTS-V的性能日臻完美,而且凯迪拉克旗下的STSXLR等都被这支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性能挖掘,陆续诞生了STS-V、XLR-V等新车型,短短2年内就使得新生的凯迪拉克V家族人丁兴旺,但凯迪拉克并未高调的宣扬这一支部门,因此更加重了这支团队的神秘感。

  神秘并非他们的本意,因为他们实在太专注于高性能车型的开发而不愿意让外人干扰他们的工作。在第二代CTS研发的同时,神秘团队开始着手打造凯迪拉克历史上最强悍的高性能车型,CTS成为了最合适的原型车。经过数年的研发,数百万公里的高强度测试,2007年,人们逐渐注意到纽柏林赛道上出现了一个身着伪装服的新面孔,不久,测试小组传来捷报,测试中的第二代CTS-V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大功率超过550匹,0-100公里的加速时间3.9秒,已经超越了一些顶级的超跑。

  2008年5月,在著名赛车手John Heinricy的驾控下,全新CTS-V在拥有177个弯道的纽柏林北线赛道上,以7分59秒32的成绩,一举创下4门量产车型的最高速度纪录,一时间,这支研发团队再度成为圈内的焦点。人们很难想象仅用了短短4年时间,凯迪拉克V的研发团队就已经能创造出如此强悍的高性能轿车,而他们确实做到了。这次新纪录的诞生也让老对手奔驰AMG和宝马M的对应车型很没面子,因为他们也曾是这条赛道的常客!没想到一不留神就被外来的新对手抢得了先机!

  在成功超越老对手之后,凯迪拉克V研发团队并没有停下脚步。凯迪拉克V系列车型已经顺利完成第二代的研发,刚上市不久的全新CTS也已经有了对应的CTS-V车型,并已在最近正式发售,其目标直指宝马M3、M5兄弟和奔驰C63、E63 AMG兄弟。正是由于这支神秘研发队伍的敬业和创新,凯迪拉克V家族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发展态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支来自凯迪拉克的神秘队伍还将不断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因为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凯迪拉克V的未来,更看到了整个凯迪拉克家族在高性能豪华车市场上的巨大潜力和实力!

(编辑:梁蒙)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看完该新闻后,你对CTS的评价是:本车型更多口碑>>

不感兴趣

随便看看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持币待购

我是车主

更多相关新闻

凯迪拉克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