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车市场的不景气已经不能用“新常态”来形容。六大细分市场齐跌,这是相当长时间没有出现的情况,尤其是乘用车四大细分市场的跌幅统统在两位数。
9月新车市场的不景气已经不能用“新常态”来形容。六大细分市场齐跌,这是相当长时间没有出现的情况,尤其是乘用车四大细分市场的跌幅统统在两位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9月中国新车市场总体销量239.4万辆,同比跌幅11.6%,其中乘用车跌幅12%,而乘用车中的轿车、SUV和MPV的跌幅分别为13.4%、10.1%和11.4%,可见轿车市场也挺不住了,甚至领跌。
1-9月,中国市场累计销量2049万辆,同比增幅仅剩下1.5%。如果延续目前的趋势,全年恐怕无法在去年2888万辆的基础上达到3000万辆,甚至有可能的出现负增长。中汽协表示,“目前市场总体表现低于年初预期。”
9月各国市场份额表现比较揪心。在德系和日系持续走强的对比下,美系依然是最惨的,市场份额继续大幅流失,韩系市场在继续回弹,法系则继续走向边缘化深渊。
最需要警惕的是中国品牌,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下降了2.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也是今年仅高于8月的低位。从折线图看,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从8月开始走势脱离季节性常态。按照以往的规律,中国品牌在7月份探底之后,8月份会回升,回升的角度越大,预示四季度市场越好。但今年8月,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竟然继续下探没有回升,更别谈回升角度,待到9月再回弹,已经明显后势不足,整个4季度可能都会处于市场份额明显不及去年同期的情况。
从1-9月各自主车企的销量看,情况同样不乐观。只有吉利和比亚迪处于高增长。前期态势很好的上汽、广汽等增幅已经收窄,而长安、长城、东风等主流企业销量开始下滑,东风、北汽、一汽等下滑明显。
SUV和MPV细分市场不景气,显然是中国品牌走弱的主要原因。9月份,中国品牌SUV销量下滑18.6%,中国品牌MPV销量同比下降19.9%。可怕的是,从大趋势上看,中国品牌在SUV市场大概还要继续跌。
由于中汽协的价格指数滞后一个月,所以目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是8月份的。从8月份看,总体上,豪华车比主流车价格压力更大,SUV比轿车价格压力更大。
尤其两者交叉区域的豪华SUV价格指数较低。其中紧凑型豪华SUV价格指数垫底,只有80.4,可见豪华车的价格战不是空穴来风,近几年盛行的豪华车年轻化和区间下探,最终导致这个细分市场的残酷境地。在这里不光是豪华品牌的竞争,也是豪华品牌与主流合资品牌的混战之地。
价格指数比较理想的市场区域集中在中型轿车、紧凑型高端轿车、中型高端轿车,尤其是中型轿车,价格指数高达100.7。轿车细分市场的基础实力再次表现出来,这一点恐怕要让所有不重视轿车的中国品牌扼腕和后悔不已。
另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7、8月整个市场的综合价格指数并没有随着销量一起下滑,从某种程度上,这说明车企已经接受和适应市场不景气常态,回归平常心。建议在新的常态下找到新销售节奏,不要盲目压库和价格战,根据宏观环境调节年度目标,保持经销商渠道的良性生态。
很多分析认为,新能源市场是9月市场层面唯一的亮点,甚至有媒体用“一飞冲天”来形容。9月新能源销售12万辆,同比增长54.8%;1-9月,累计销售新能源车72万辆,四季度完成30万辆不成问题,全年完成100万辆也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有几个细节也要注意到,1-9月新能源市场的增速为81%,而9月只有47%,这说明增速在收敛,而且去年由于政策原因,四季度新能源市场反常地超高增速,几乎占到了去年全年销量的一半,今年4季度大概率不能再重现如此巨大幅度的翘尾现象。另外,要注意到,新能源商用车已经连续4个月负增长。
在贸易战和汇率不稳定的大环境下,出口萎缩是意料之中,可惜了上半年打下的良好态势。
得益于3-7月出口的大幅度增长,目前1-9月总的出口还能保持在30.9%,但是9月的数字非常不乐观,同比只剩下1.1%的增长,其中乘用车出口同比下滑5.6%。接下来的三个月情况可能更差,一方面去年的四季度出口量大增,造成很高的同比基数,另一方面,前期美元和美债走强后,新型市场经济形势急剧下滑,新型市场是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而近几天的股市大跌从美股蔓延全球,全球经济四季度风险难测。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