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复归
作为一家金融公司,接管一家汽车制造厂的管理权,起初华晨自己也没有底。沈阳市为金杯寻找合作伙伴,华晨也是持积极态度。种种原因,最终目光投向了一汽。
金杯与一汽本是竞争对手,当时一汽488发动机,缺陷尚未暴露,小解放驰骋轻车市场,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一汽作为“共和国长子”,更多的是“胸怀全国”。正是这种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使他们把整合中国汽车,作为义不容辞的神圣义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兼并金杯,就是扫平了东北。而金杯接受“城下之盟”,却难保没有韬光养晦之意。
兼并之后,华晨还想继续上演他们和金杯的故事:一汽搞汽车,华晨搞金融。董事长仰融,率全体董事到长春拜见一汽集团总经理耿昭杰,希望听到对金杯未来前景鼓舞人心的描述。
但是,按照一汽的规划,金客要“安心务轻”,单一搞轻型车,而且限定在20万元以上产品。这无疑是限死了金客的发展。而华晨则想借一汽之势,把金客搞大,不仅轻型车要多品种,还希望把“红旗”插到沈阳来。理念分歧太大,无法融汇与沟通。分歧演变成金客“管理权”之争。金客是金杯最优质的资产,也是金杯唯一的利润来源。一汽不控股金客,兼并金杯就失去实际意义。
扩张与限制的争论,会议室里解决不了,就只能在市场上刀兵相见。同一集团,水火不容,市场上杀得你死我活,小解放终于不敌金客,去年,金客销售量突破6万辆,外行人比内行把汽车管得更好,让业内人怎么都想不通。羽翼已丰的金客,岂能久居人下,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故事。
“中华”一鸣惊人
金杯既已成了气候,下一步如何发展?在汽车领域已尝到甜头的华晨,对搞汽车竟上了瘾。仰融更明确提出,不上轿车,不能叫汽车公司。
“先修栈道,再渡陈仓”。继纽约上市之后,华晨又在香港收购“欢乐天地”,上海收购申华实业,华晨汽车也向香港申请两地上市,这样,华晨有了四家上市公司,形成了一条左右逢源的金融链。为其发展汽车,奠定了资金基础。
在仰融看来,中国现有的轿车产品,不是与国外合资生产,就是引进生产技术,都不是中国人自己的轿车,即使一汽的红旗,也是“奥迪头上插面旗子”。他们要开发出具有中国独立知识产权的轿车。
按照仰融的理解,所谓自主开发,并非闭门造车,而是以我为主,国际分工,知识产权属于自己。
1997年6月,在都灵与意大利设计公司签约,由著名设计师久加诺主持,中方人员参与,在同一底盘上开发一款轿车和多功能车,设计费6200万美元,中方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经最权威的英国米拉公司两轮严格实验和测试,样车完全达到ECE98标准和技术指标,某些方面超过国内中高档车型。
华晨又投资2.5亿美元,引进库卡、杜尔申克公司的总装生产线,建成了四大总成。又注资沈阳航空三菱发动机公司,成其控股方。在都灵进行零部件招标,世界汽车零部件50强中15家入选。
终于,去年12月16日,中华轿车在沈阳下线,初期国产化70%,基本型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在10万元以内,市场售价将在15万元到20万元之间。先按3.5万辆规模设计,根据市场情况,通过双班、三班使产量达到7万辆、10万辆,极限15万辆。
据仰融介绍,目前华晨已收购了金杯和三江雷诺的国内股份,还将与宝马合资,自然就成了丰田、通用、三菱、雷诺、宝马5个国际汽车大公司的合作伙伴。现在,沈阳有中华轿车、金杯轻客、金通重卡、雪佛来越野车、大客等,品种之全,全国唯一。沈阳的汽车产量,2005年将达到50万辆,2010年,将达到100万辆,前景无限美好。
我们当然祝愿沈阳汽车工业兴旺发达,但是,市场也许是他们实现自己目标的制约因素。比较乐观的估计,“十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每年递增10%,也就是再增加100万辆,沈阳能从中得到多大份额?干事业,从来是成功与风险各半,希望沈阳、华晨、金杯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