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6万~8万元的杰士达美鹿,一个是7.69万元的吉利“优利欧” ,不但价格接近,而且都安装了丰田8A发动机——
本报记者魏惠娟 4月28日,一款名为“杰士达美鹿”的轿车将正式在全国上市销售。该车售价在6万到8万元,搭载了丰田8A发动机,配备了5速手动挡,最高车速可达145公里,而经济油耗小于5升。而该车与3月30日下线的7.69万元吉利“优利欧”价格相若,使用同样 的丰田8A发动机,价格在同一区间,目标市场几乎完全重叠,都锁定在了经济型家庭轿车上。
显然,李书福、李书通这对同胞兄弟,同室操戈在所难免了。
李书福对弟弟爱恨交加
俗话说战场无父子。对于李书通此次推出“杰士达美鹿”的做法,不但李书福不愿谈,而且整个吉利集团的人都回避这个问题。
知情者过于的敏感,无疑透露出了一个现实:李书福对弟弟爱恨交加。
记得在2001年底的一次采访中,李书福回顾自己创业之初时与记者进行过这样一段对话:
记者:不可否认,吉利是一个家族式企业。你的创业过程,得到兄弟们的支持,同时,也同样有过无数次分歧,吉利集团的吉利和豪情的分离、合并就是一个例子。你怎么理解一个家族企业与吉利的今天?
李书福:其实我是不支持家族式企业的,现在我用人就排内。但我刚创业时,家族是我巨大的后盾。二十一二岁时我开始创业,那时谁也不认识我,最能支持我的也就是我的哥哥、弟弟了。我在海南给家里打电话,告诉哥哥说我要生产摩托车,我哥哥有所犹豫,但是他觉得这是对的;我弟弟生产铝合金搞得一塌糊涂。我首先劝说弟弟和我一起生产摩托车,他吓了一跳,说这个东西太难,后来我跟一些朋友商量也没有支持我的。不过哥哥绝对支持我。短短一年左右,我们就生产出了全中国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后来我决定投身汽车业,其他人都当成一个玩笑,包括我哥哥和我弟弟。我自己就领着两个人到浙江临海去准备生产汽车了。那时候临海是一片荒地,没有电,没有路,没有桥,只有蚊子。我们建了避雷所,造了桥,修了路,光填平八百亩地就用了五六百辆汽车。这时依然没有人相信我们能生产汽车,我弟弟、哥哥也在笑话我。我就暗自告诉自己,造出一辆车来给他们看看,我的汽车生产史也就慢慢开始了,当然现在他们都非常支持我。
在说到“非常支持”时,李书福没有接着谈下去,而是岔开了记者对“李氏家族”的继续提问。不过,我们完全可以看出这对兄弟关系比较微妙。
李氏兄弟现已分道扬镳
谈到吉利集团掌门人李书福最小的弟弟,一般人对李书通的哥哥可能更熟悉。据了解,李书福在家中排行第三,李书通排第四。
10多年前靠给国内各大型空调厂供应零配件,紧接着做脚踏板摩托车,到最后兄弟俩生产吉利汽车——作为前吉利集团的重量级人物,吉利和美日汽车的生产凝聚着李书通的心血和汗水。
2000年,在日本造摩托车和考察汽车行业的李书通回国,在上海征地3000余亩创办上海杰士达汽车有限公司秘密研制汽车。2001年,由于吉利集团在产品营销上存在意见分歧,他毅然离开吉利另起炉灶,建立了自己的汽车王国。
同胞兄弟经营之道出一辄
第一,在车型选择上,都有模仿之嫌。
吉利在刚推出时,大家都看得出该车明显模仿了天津夏利。为此,李书福的名字一直被业界与“模仿秀”绑在一起。说多了,这位民营企业操盘手甚至毫不避讳地公开说过:谁不是在模仿,除了备胎外,谁生产过5个轮子的汽车。
与吉利“优利欧”相同的是,“杰士达美鹿”为两厢车,样子酷似神龙富康。听说上海杰士达集团在打造这款轿车之前曾找过神龙公司合作,而且“杰士达美鹿”有很多零配件是来自于富康的配套体系。
第二,在营销方式上,都以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为中心然后辐射全国。
吉利汽车专卖店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非常醒目,在北京办活动时,李书福通常选择这家店。
也许是踏着哥哥的步子走比较稳妥,李书通跨出的销售第一步,也是在亚运村。近日,记者看到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原本销售进口车的利达世家综合展厅如今已改为“北京杰士达”展厅。
第三,人生观大致相同。因为对造低价汽车的执著到了绝对偏执的程度,业界人称李书福为“汽车疯子”。《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大封面人物,李书福被评为最执著的人物,当选理由是,不管外界如何批评,也不管受到怎样的挫折,都顽强地做着自己的造车梦。他本人也说:到今天为止我还是喜欢做汽车。
有人说当初吉利汽车的生产实际上是李书通一手一脚干出来的,已经离开的他谈及吉利仍有掩饰不住的感情,更多的却是在吉利身上得到关于杰士达的思考:“民营企业本身具有高效的管理机制和高科技、低成本扩张优势,率先生产出8万元以下的极具市场竞争力的7字头轿车,将是民营汽车城发展的有力武器。”采访中,李书通这样对记者说。杰士达美鹿汽车或许只是李书通重新创业的第一步,在上海枫泾工业园,杰士达集团已征用了700亩土地,准备建造“上海中国民营汽车城”。建成的一期工程有250亩,而在余下的450亩土地上,准备花3年的时间建成具有16万辆汽车、20万至25万辆发动机年产能力的二期工程。
第四,对政策的理解,也很相似。
去年的11月10日,当看到国家经贸委公布的第6批汽车产品《公告》上白纸黑字的写到了“吉利”后,李书福出了一口长气,回家就将吉利全线产品降了10%的价。他说这是“回报政府”。他还说自己连放鞭炮的心都有了。
下文同样是他与记者的一段对话:
记者:前些日子你谈起办民营企业难不难的问题,你说,难倒是不难,但一定要做大,否则的话别的企业强了,你就必死无疑,而这其中阻止你快速发达的最主要因素是政策。最近国家经贸委最近公布的汽车产品《公告》,终于使吉利名正言顺地进入了轿车生产领域。芝麻开门将对吉利产生什么促进作用?
李书福:没有《公告》我们就被判死刑了。因为没有它国家不允许我们开发新产品,这就象征着我们要关门。市场经济的竞争是很无情的,消费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很挑剔的。如果我们不能自由开发新产品,我们老是卖老面孔的车,怎么能激起用户的购买欲望?现在有了《公告》,我们就可以根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自由开发生产了。只要我们把产品质量搞好,把新产品开发出来,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了,这标志着像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吉利的春天到了。我们所有的聪明才智都可以得到发挥,中国汽车工业也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意义非常深远。
记者:吉利原来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轿车生产权,现在《公告》上有了你们,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李书福:上了《公告》对我来说就是翻身大解放,我8年的汽车梦终于可以按照我的想法来实现了。我认为我国汽车发展最后的任务迟早要交给民营企业来完成。
与李书福同样执掌民营企业的李书通认为“只要放开竞争,中国有可能是世界第一”。他说:“国内的汽车工业是个很特殊的行业,高度垄断的生产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加入世贸组织的五年幼稚产业保护期过后,汽车业有望在外力的推动下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平台。特别是去年开始,国家对汽车产业的管理从目录制过渡到公告制,并允许多元经济成分参与重组,允许民营企业上7字头公告,这些变化都说明高度垄断的汽车产业管理体制已逐渐走向松动、开明,现在就是希望改革力度再大一点。因为不管是目录制还是公告制,对轿车工业的全面竞争都有所制约。实际上,轿车上很多基础技术目前是很成熟的,都可以拿来用,中国人有自己的优势,有人力资源的优势。只要这块市场真正放开,中国人在三五年之内就能成为汽车生产大国,甚至大量出口。”
第五,寻求合作伙伴的思路大体相同。
为解决“7字头准生证”的问题,2000年底-2001年初,李书福不断寻找合作伙伴。2001年年中,李书福首次公开解释了吉利与江南机器厂洽谈合作的事情,并证实准备在江南厂生产MR7130车型。据悉,江南厂全称为江南汽车实业有限公司,原来生产的主导产品是微型轿车“江南奥拓”,产销量一直很低。当时的消息还称吉利与江南共同出资成立的江南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已经注册完毕,资金到位,开始运行。江南吉利公司的各项生产准备工作还在积极进行当中,模具正在调试,拟于2002年3月,投产并上市吉利开发的一款新型三厢轿车。但是,今天看来,这个项目似乎进展不大。好在年底李书福会推出自己不到20万元的跑车。
在今天产业政策还在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杰士达有造车之心,但进入却不容易。所以,就像他的兄长李书福一样,“借腹”一家有轿车生产资格但又生产能力不强的企业合作,可能是最划算的事。
据了解,李书通率领的“杰士达美鹿”轿车产地为吉林江北机械厂?原江北奥拓厂?,上海杰士达公司负责该车的销售和配套采购。据他本人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上海杰士达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摩托车、空调和地板四大系列产品的民营企业。一年前,该公司与吉林江北机械厂开始接触,为了盘活这家停产多年的国有企业,也为了实现李书通本人造汽车的梦想,双方进行合作。他们联合上海同济大学一起研制开发了美鹿牌家用轿车,并由杰士达公司出资成立了专门销售该产品的上海杰士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在全国建立了50家美鹿轿车专卖店。美鹿7130型轿车已列入经贸委《公告》,将于4月28日在吉林市下线。经过改造和完善,吉林江北机械厂已具备生产美鹿轿车的条件,杰士达公司为江北厂提供冲压配套件。目前双方仅是合作关系,但不排除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据了解,吉林江北机械厂的“美鹿”轿车已在去年国家经贸委第10批公告中“榜上有名”。上海杰士达集团的产品是一个系列,有7130、7131、7132三款,即将上市的“杰士达美鹿”只不过是其中一种。上海杰士达集团的一期汽车工程已经投入了6亿多元人民币,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三班一年的产量可达3万辆。大约在今年七八月,江北机械厂还将推出第二款美鹿轿车。
1.李氏兄弟竞合背景
1984年,李书福与二哥李胥兵共同创办了黄岩冰箱部件厂。
1989年,李书福退出制冷行业转入装璜材料制造业。
1994年,李氏兄弟共同进入摩托车制造业?成立台州华田摩托车有限公司,李书通身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7年,李书福创建了我国国内第一家民营汽车制造企业——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发动机三缸的吉利.豪情家用轿车。李书福主持工作。
1999年,李书福又在宁波北仑投资建设了宁波美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匹配丰田8A四缸电喷发动机的吉利.美日家庭轿车。李书通为该厂的实权人物。
2001年4月26日,两家汽车制造公司进行重组,成立了浙江吉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李书通任总经理。
业界分析:将吉利与豪情合并是因为在汽车行业残酷的竞争中,吉利汽车存在着管理上的不足,两个定位相同的品牌,两个独立经营的汽车厂,两套班子,资源浪费,机构复杂,项目重复建设,削弱了整体力量。重组后,虽然这两个分厂仍各自承担以往的生产、技术、质量任务及与之相关的工作,但两个分厂的外协、销售、售后服务、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由股份公司统一管理。这种组织架构,可以有效地共享资源,壮大销售、售后服务网络,有利于开拓市场,并且新产品的开发有了统一步骤,节约了资金。
中国有句老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人猜想,也许不久,浙江的李书福与上海的李书通兄弟二人合兵一路。
2.李书福档案
吉利集团董事长。以生产吉利豪情摩托车起家,8年前涉足汽车业,在没有“准生证”的情况下,像一条“鲶鱼”般不断搅起中国车市价格波澜,被称为“汽车疯子”。
在汽车界,先后创建了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宁波美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吉利汽车工业园、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北京吉利大学。最大的梦想是造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的轿车。
旗下的吉利集团拥有数十家成员企业,主要有汽车制造公司、摩托车公司、装潢材料公司和两所民办大学及度假村、酒店等企业。其中吉利汽车公司占地80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可达15万辆。
3.李书通其人
上海杰士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4兄弟排行最小。10多年前靠给国内各大型空调厂供应零配件,紧接着做脚踏板摩托车,到最后与李书福生产吉利汽车,成为前吉利集团的重量级人物。最大的梦想是建立自己的汽车王国。
旗下的上海杰士达集团位于上海市金山枫泾工业园区,是一家科工贸于一体,走跨地区、跨行业、集团化、国际化之路的企业集团,集团总占地面积1680余亩,建筑面积共达68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达20亿余元,以汽车制造为龙头,摩托车、家用电器、装饰材料为主业。现辖有上海杰士达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陕西杰士达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杰士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上海杰士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好几家与汽车相关的企业。按照杰士达的规划,该集团在5年之内将投资20亿元建设“民营汽车城”,目前第一期工程已投资6亿元,建成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全新的工艺生产线,并且已形成3万辆的生产能力。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