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 竺延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现年38岁,接掌一汽两年。去年一汽不仅销辆突破40万辆,比1999年增加8万辆,而且销售收入高达560亿,实现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27%。竺本人被公认为中国汽车业界极有成长潜力的“少壮派”。 记者:自去年以来,经济型轿车被吵得沸沸扬扬,国内几家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如上汽、天汽、长安等纷纷上阵;异军突起的“准轿车”也打起了“经济牌”,如南京英格尔、浙江吉利、江苏悦达、安徽奇瑞等等。为什么常常是领风气之先的一汽,给人以按兵不动的印象? 竺延风:的确,经济型轿车是当前的热点,许多厂家都在上,而且气势很猛,仅去年就推出了5、6个新车型,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汽并非没有动作,我们发展经济型轿车也形成了两个方案,一个是希望与国外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个性强、功能好的车子,7—8万元的价格能使老百姓接受,但成本很难降下来。很明显,目前我国的轿车市场容量大概〓在60万辆上下,适合普通家庭用的经济型轿车只有7、8万辆,这样的市场难以做出规模经济,只有期望靠新技术上的突破来解决。另一个方案是利用我们已有的动力系统,通过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力量,以我为主,开发出功用性强、适合普通百姓家庭多种用途的经济型轿车。现在,我们正在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生产一种用户买得起的、性能价格比较高的经济型轿车,力争在家用轿车需求高潮到来之际,比较稳妥地推向市场,并努力使它成为一汽的主导产品。 记者:说到轿车,使我们联想到一汽的几个轿车品牌。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几个排量、不同配置的奥迪轿车火透大江南北;都市先锋、前卫————款款捷达如同老树新枝;红旗“世纪星”横空出世……一汽的轿车工业发展有声有色、可圈可点。那么,轿车在一汽今后的发展当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特别是在社会上一片“声讨”老车型的呼声中,我们怎么避免“××车下课?” 竺延风:毫无疑问,轿车是一汽“十五”期间发展重点。奥迪、捷达和红旗是一汽的主要品牌,我们在对外谈判中,始终坚持了“双品牌”战略,红旗也将利用外来品牌,使档次全面提升。目前,对奥迪A6、捷达A4、高尔夫和普通捷达的换型已经着手,到2005年还要再次换型,2006年左右推向市场。轿车的两个主要生产基地分别是合资企业和上市公司,基本上可以实现自我循环,在产品水平上基本可以实现与国外同步或略滞后半年。目前,制约我们的是国内基础加工工业、配套工业相对落后,这是不能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 记者:近来,轻型车市场的变化引人注目,如金杯客车的快速发展,又如皮卡车升温,同时也有众多的企业仍不景气。一汽的小解放曾红火一时,现在怎样? 竺延风:为了发展轻型车,一汽投入了许多;从北到南,战线也拉得较长,但相当一批纳入到一汽轻型车体系的厂资质不好,使一汽母体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十五”期间,我们的轻型车要“蹲下去”,这“蹲下去”是为了“跳起来”。近两年,我们对有些厂进行了转型生产、有的实施破产、有的退出经营,这些整合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轻型车的发展将不再是通过重点投资来实现,而是积极推进国内的“强强联合”,在利用社会资本对现有“国情车”进行改进的同时,寻求国际合作,发展高档车,经过两年的改革、整合、现在一汽已经形成北有吉轻、哈轻、南有一汽红塔的两大轻型车基地格局。东北和西南相距约4000公里,不存在市场矛盾。 记者:谈到一汽,不能不谈一汽的强项————中重型车。同样是近两三年,一汽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重型车制造商。业界普遍认为,加入WTO以后,卡车将受到较大的冲击。你如何评价? 竺延风:一汽的中重型卡车产销量世界排名第四。但产品档次较低,水平还比较落后,随着环保、安全、节能和高速公路等运输环境的变化,一汽卡车的价格低廉等优势就会减弱。 “十五”期间,我们准备与世界上有实力的公司合作,通过重型车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中型车,在把住市场主要份额的基础上,实行“双品牌”战略。这个谈判是很艰苦的,但是我们力争把这个合作谈成,因为主要解决的是动力升级和产品高档化要求。中国有广阔的市场,我们还必须增强产品的市场适应力,并建立起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记者:谈到中重型车与国外的合作,你能不能谈一下中外企业的不同?以及竞争的特点? 竺延风:简单地说,外国公司就是要拿一个品牌,换取全部市场份额。我们千万不能把市场资源轻易地浪费掉。另外,我们的企业对发展战略研究的不多,不如人家,往往容易陷入被动。 企业真正的发展还在于市场,在于技术与市场的融合,在于社会资源的利用。在我们的汽车发展史上,几次“跟上去”,如解放车垂直换型、如小红旗推出和最近的红旗“世纪星”,但往往很快又“滑下来”,原因是没有市场的支撑,没有规模效益,形不成资本的积累。由于新技术、新能源的不断涌现,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由原先的追求产品领先力,到追求综合领先力、追求社会资源控制与最佳配置的理念变化;跨国公司在争夺原有更新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争夺增量市场。 另外,跨国公司凭借自己的品牌优势,拒绝转让技术的倾向日益明显;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名义下,不顾及当地市场的经济与技术水平,制定新的游戏规则,限制他人的市场准入,进而达到垄断的目的。他们的兴趣是在中国扩展营销网络,加大在汽车消费过程中的金融支持力度。在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中,更强调用自己的品牌,换取中方的投资和工业领导权、经营权、开发控制权,最后达到规避风险、控制市场的目的。 记者:国际竞争如此惨烈,那么你如何看待国内一汽、东风与上汽三大集团之间的竞争?特别是近来上汽频频动作,内有五菱、奇瑞两个项目,外边继通用、大众之后,又间接同福特“牵手”,一汽将如何应对? 竺延风:竞争是必须的,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存。如果没有当初一汽、东风在卡车上站出来竞争,也不会有今天国产中重型车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竞争当中,一个好的产品固然重要,但我更注重生产产品的体系的保证能力,要有好的管理,能够在队伍上得到根本的保证。谈到一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我认为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地域上的互补等方面来说,都是好事。因为没有对他们的结构、产品、成本以及如何分工、产品技术互补性等做更多的了解,不便多做评论。同时,扩大国际合作是应该赞扬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体系、自己的结构,重要的还是通过市场竞争来说话。(□本报记者方岩广州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所属专题: 主编信箱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