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记者丛亚平)一场轰轰烈烈打击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的斗争在全国展开,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执法部门对几百处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的窝点进行了清扫,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段时期以来,假冒汽车配件在我国大规模泛滥,在不少地区已形成市场,形成产业,严重扰乱了汽配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由于假冒伪劣配件的冲击,一些正品汽配生产企业每年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据上汽集团估计,桑塔纳轿车每年维修用配件超过45亿元,但在1998年正品桑塔纳配件销售量只能达到市场占有量的20~25%,经过打击整顿,1999年也只达到30%,其余市场份额相当一部分仍被假冒伪劣产品占据。据一汽集团调查统计,假冒该集团解放牌系列车型标准件的伪劣产品占市场份额的60~10%。总之,假冒伪劣汽配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危害我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的生命物产安全。
自去年7月份,全国打假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部署开展了汽车配件专项打假行动,全国各地有关执法部门突出重点,联合行动,对制售假冒伪劣汽车、摩托车配件及拼装假冒伪劣汽车、摩托车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了集中查处和整顿处理。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公安等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8万多人次,检查汽配生产、经销单位13576个,捣毁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窝点404个,查获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货值近1.3亿元,公安部门对23名制假售假违法犯罪分子进行了审理。汽车配件专项打假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去年7月12日,吉林省政府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全面整治长春汽贸城动员大会,由此拉开全国汽车配件专项打假行动的帷幕。随着全国打假联合行动的深入,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汽贸城管委会以此为契机,对长春汽贸城进行了整顿治理工作。经过6个月的工作,共查获价值560余万元的假冒伪劣汽车配件,捣毁25个制假售假窝点,而且对汽配经销企业的从业资格进行了重新审定,将69户不合格企业清除出汽配市场,有120多户名优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进驻汽贸开发区,使名优产品在汽配市场的占有率由10%上升到30%。通过整治,汽配市场的销售额已由1999年的16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20亿元。
2000年11月15日,乌鲁木齐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查获一个窝点销售假冒苏联、德国制造伏尔加、拉达汽车配件70多种,货值600多万元,这批假货正准备销往独联体一些国家。执法部门以此案为线索,在此后20天,又查获9个售假窝点价值225万元的假冒伪劣汽车配件。
从去年11至1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先后组织重庆、河北、福建、广东等4个省及北京、上海、重庆、沈阳、广州、深圳、成都、昆明等8个城市工商部门,开展了打击生产假冒外商汽车配件的集中行动,共出动1000多人次,查获假冒伪劣汽车配件3000多万元。
湖北省十堰市是制售假冒伪劣汽配和改装车集中的地区,去年10月十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与东汽公司联手对该市5家汽车改装厂、16户汽配生产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查处大量假冒伪劣汽配及偷工减料翻斗车厢价值70余万元。随州非法拼装汽车现象普遍,年拼装各种劣质汽车3000多辆。
然而,据全国打假办分析,汽车配件专项打假活动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全国范围内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的问题远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从近两年来国家监督抽查的情况看,汽配产品的平均抽样合格率还不到70%,一些重要的安全件如制动器衬片、制动软管合格率仅为44.4%和33.3%,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打假联合行动中,云南省对全省汽车配件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合格率仅13.3%;海南省的合格率仅11%。打击假冒,提高质量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全国打假办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违法犯罪行为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把这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首先要从源头上下功夫,做好打击假冒伪劣汽车配件的揣窝查点工作;
其次要做好宣传工作。假冒伪劣汽配价格一般只有正品配件的三分之一,价格诱惑力很大,一些消费者尤其公车消费者经常光顾假货市场,这样一个消费群体客观上成为有效遏制假冒伪劣汽配的消极因素,各有关部门需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自觉抵制假冒伪劣汽车配件;
第三要明确政府责任制。制售假冒伪劣汽车、摩托车配件的背后,往往有地方保护势力在支持,不少制售假冒伪劣汽配的厂家和市场已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确责任,以全国大局为重,彻底破除地方保护的影响。对假冒伪劣搞地方保护者,要依法追究他的领导责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