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沃尔沃万千“绯闻”难成一桩姻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1日 08:37  华商网-华商报

  最近一段时间内,汽车业界不断有车企合并、重组的消息传出,而重组、合并的对象不乏汽车界的“大腕”。其中,沃尔沃因被传收购对象多是中国车企而更受国人关注,虽然这些“绯闻”对象先后发布了否认收购的消息,但又有谁敢确定这不是收购前的商业烟幕呢?

  “绯闻”对象否认收购

  绯闻一:吉利和沃尔沃

  关于吉利和沃尔沃的“绯闻”最早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传出的,缘于吉利的一些商业上的合作伙伴曾三次前往VOLVO、萨博了解情况。吉利公关部长陈喜慧告诉记者:“关于沃尔沃的事情,我们上市公司已经发布澄清公告,并无计划就近日报道所述之收购沃尔沃或萨博汽车事宜提呈任何投标。不能说李书福去了沃尔沃,且正逢沃尔沃有被销售的传闻就联想到吉利要买沃尔沃。李总到过很多国外汽车企业,这是参观和学习。”

  虽然吉利目前无意收购沃尔沃,令之前有关吉利借力沃尔沃发展高端产品和海外市场的猜测破灭,但吉利发展高端产品的步伐不会停止。尽管自主品牌发展高端有着很大困难且目前没有成功的案例,但陈喜慧表示:“我们做高端不能指望它马上就会带来效益。公司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这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高端产品对品牌的价值会产生提升作用。”

  绯闻二:长安与沃尔沃

  长安与沃尔沃的“绯闻”成因则要复杂得多。首先,长安基于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的存在和沃尔沃已经有过很好的合作,具备收购的基础;其次,长安集团首次晋升中国车企“四大”行列,是国家扶持的兼并重组对象,但它和一汽、上汽、东风,仅从销量上说还有很大差距,要想跻身国家确定的产销量200万的大型企业集团还需要下很大工夫。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就曾公开表示:“2009年将是长安的收购年。”长安汽车总经理张宝林也透露,长安在并购重组方面有一系列方案正在运行中。基于这两个因素,才有了长安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的猜测。

  记者曾在多个场合向长安福特马自达的高层领导印证这种猜测,得到最明确的答复是公司执行副总裁邹文超的回复:“我们和沃尔沃的合作还在密切进行中,后续车型也会按约定引进。”长安汽车总经理张宝林在上海车展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谁买沃尔沃?我不知道!”长安汽车对外发布的公告也称,目前没有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计划,“至少三个月内不筹划同一事项”。

  沃尔沃出售本身存疑

  造型时尚且富有科技感是沃尔沃产品的外在特点,安全是它立足国际豪车市场的根本,在国际市场上有不少拥趸。沃尔沃一季度的欧洲销量已经降到6.7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7%。沃尔沃一季度的美国销量也降到2.5万辆,同比下降7.9%。

  而福特集团同样遭遇了金融危机的威胁,从福特传出的“全球一个福特”等强化福特品牌的措施来看,沃尔沃延续路虎、捷豹的路子被出售以帮助福特渡过“难关”的可能性已经增大。不过,这种增大的可能性也是存疑的。一方面,沃尔沃已是福特旗下收购来的仅存的豪华品牌,并且在中国这个汽车大腕日益看重的市场上,沃尔沃的销量一直在上升。沃尔沃汽车中国已连续3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2007年的增长率更达到73%,并且目前福特方面的最新消息是,从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调任福特全球传播总监的许国祯表示,“福特还在对沃尔沃的出售事宜进行具体研究中,短期内不会有结果。”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还有雄心并购企业的恐怕只有中国车企,但沃尔沃的身价却又并不是中国车企能够轻松承受的。

  福特收购沃尔沃花了64亿美元,至今有所折扣恐怕也要耗掉国内数一数二的汽车集团近三成的身家。 本报记者 江小红

  汽车茶馆

  竞购可以换个方式来

  从目前的信息综合来看,中国车企竞购沃尔沃已经被各方否认。不过,没人能确定这不是商业竞购中惯用的烟幕,沃尔沃会不会最后归属中国企业还是个谜。需要提醒的是,中国车企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蛋糕。“事实上,中国企业现在根本就没有能力收购沃尔沃。”汽车评论员钟师就不认同中国车企能够购买沃尔沃。著名汽车评论员贾新光也认为,“现在出手沃尔沃显然不是价格最为合适的时候”。

  事实上,无论从常理上还是从案例上都可以印证以上两位的观点。首先,国外企业的劳资关系和工会就不是习惯了低成本生产的国内企业所能搞定的;再有,从先前的案例来看,无论是上汽收购双龙还是南汽、上汽各取所需买下罗孚的结果都是明证,尤其是南汽在收购后最终与上汽合并的事情,值得所有车企在并购时参考。

  其实,竞购并不是不可以,完全可以换个方式来。对汽车业来说,技术和研发实力要比生产硬件和品牌来得更为实惠。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国外汽车企业金融危机下经营困难、关厂裁员的时候去“购买”他们的研发人员甚至熟练的产业工人。有了这些,我们的品质和品牌的提升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对于急切需要车型的企业,购买的对象可以扩展到国外企业的车型,当然是要包括产权的。通过这种购买,我们可以建立、提高自身的品牌,而不必支付巨额的金钱去买别人的品牌,去为别人的亏损填坑。

(编辑:何岳)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