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计委宣布放开国产轿车价格,由生产经营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价格。由于近年来汽车生产企业事实上已在自主确定其产品价格,这个决定在眼下的车市不会引起大的价格波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决定没有意义。
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主管部门在尊重、顺应汽车市场规律上迈出了积极的一步。汽车同彩电、冰箱等一样,都属于竞争性产品,企业应当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决定价格,不
存在政府进行价格管制的理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本来是一个常识。过去,出于某些考虑,政府主管部门或者直接定价,或者提出政府指导价。事后看来,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并未起到预期的积极作用,从市场培育和发展的角度说,消极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彩电、冰箱价廉物美,老百姓得到大量实惠,在国际市场上也能"走出去"?反之,为什么汽车价格过高,品种、质量、服务都难以令人满意,入世后担心受到冲击?道理很简单:一个有充分竞争,首先是价格竞争;另一个竞争很不充分,或者受到很大扭曲,企业的自主定价权都没有拿到手。无论如何,政府主管部门能够宣布放开车价,即便姗姗来迟,也算是一件好事。
对企业来说,名正言顺的拿到了一项本来属于自己的权利,当然也属“利好”。今后,车价是否调整,何时调整,调整幅度多大,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但对这项自主权,企业也应有正确理解。比如对大家都很关心的汽车降价问题,有的厂家宣称不会降价,如果是基于对市场形势的分析,当然是有其道理的;但若以为降不降价完全由我说了算,那就错了。这里有一个对价格“市场决定”的认识问题。在汽车市场上,具体价格是由某个生产者、其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共同决定的。你不降价,你的竞争对手可能降价,你和你的竞争对手都不降价,消费者不购买,你库存增加,成本上升,最后还得降价。所以,虽然有了定价自主权,但价格实际上是你和其他人一起决定的。从我国目前汽车产业的现状看,只要我们准备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继续发展汽车产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一个以价格竞争为重点的竞争强化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将是价格下降、品种增加、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这不仅是中国入世后抵御冲击所必需的,更基本的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使然。当然,价格竞争是策略性很强的行为,好的企业将会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智慧。最要紧的是对价格的“市场决定”和下降趋势有足够和清醒的认识。
对消费者而言,放开车价不仅意味着将更可能分享未来汽车降价的好处,同时也意味着名正言顺地参与汽车价格的决定。在上面讲到的“市场决定”过程中,消费者的角色至关重要。除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外,他们的个人偏好、抱怨、满意等都会实际地影响到市场上的车价。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家庭汽车消费快速增长的时期。虽然多数居民家庭目前尚不具备购车的能力,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有购车能力的家庭将逐步增加,而一个不大比例的家庭具备购车能力,所形成的需求就颇为可观。比如,百分之一的城市居民家庭具备购车能力,所形成的需求就可达上百万辆,大大超过目前的轿车生产量。消费者购车从个人角度可以提升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从国民经济全局看则可有效扩大内需,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回过头来再看政府。放开价格以后,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放”,如市场进入限制、目录管理等。进一步看,需要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汽车生产和消费中的正确定位问题,具体地说,要创造两个环境:公平竞争环境和宽松消费环境。为此,一方面要放开那些不该管的事情,另一方面,要管好那些必须要由政府来管的事情,如打破行业和地区垄断,打击假冒伪劣等。把这些事情做好了,经过一个时期的艰苦奋斗,中国不仅可以成为世界上的汽车消费大国,而且可以成为具有相当强国际竞争力的汽车生产大国。(人民网北京5月31日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刘世锦)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