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岂能一“降”了之
年初的国内汽车市场,最流行的话题便是降价,记者被人问得最多的问题也是:“车价还会不会降?现在买车合适不合适?”
这的确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其实,对这一点还是老生常谈的两句话说得最清楚:一 、汽车降价是大势所趋;二、入世后汽车价格将逐步下降,5年后将与国际接轨。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中国汽车市场目前需求规模不大,汽车制造成本普遍偏高。一辆桑塔纳,它有实实在在的成本。不可能你说卖7万就能卖7万,你说卖8万就能卖8万。
现在,汽车厂的确应该把每年关税下降导致配件采购成本降低产生的利润让出来,把规模逐步扩大产生的利润让出来,但是即使这样,也很难与有些人的期望相一致。
客观地讲,中国汽车生产成本长期居高不下,除了竞争不充分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需求有限,国外汽车需求量比中国大得多,像美国,每年有近千万辆的需求,一种车型一年生产几十万辆是常事,而在中国,去年所有轿车加起来产量才70多万辆,由10多个厂家、二三十种车型来分吃,导致每一种车型的生产规模上不来,结果是价格难以与国际接轨。
而需求规模不大,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汽车消费环境。首先,中国许多家庭刚刚进入小康,一些人才解决温饱问题。今天许多人还在拿不到1000元的工资生活,明天你就让他买车,这是很困难的,毕竟现在“一夜暴富”的人是极少数。
有人可能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把车价降下来了,汽车消费能力就能“爆炸式地增长出来。其实也不尽然,奥拓、夏利现在就卖3万多元,按理应该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辆的需求,为什么它们的销量常年也就在五六万辆左右徘徊?
因此说,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购买能力上升是逐步的,很难一下子被催化出来。
其次,消费环境也使消费者买得起用不起。在购买阶段,目前正规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及车辆购置附加税要占购车成本的30%以上,这还不包括不合理的收费及汽车在使用过程中要交的各种繁杂的收费。
以上这两点再一次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这句话不是“现在时,只能是“未来时。
目前,国内某些品牌的汽车,尤其是中高档车价格的确过高。某些车型,特别是中高档车型赚取的是暴利,通过前一段价格大战,相当一部分的利润已被挤压出来。估计在3月份左右,随着降低关税后新订购的进口车上市,桑塔纳、捷达、富康等主流车型还会有一波降价行情,到那时汽车价格会降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但是,要降到老百姓所期望的价格仍然有困难,消费者对此不应期望过高。
价格崩盘会害谁
最近,在与首都新闻媒体座谈时,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苗圩反客为主,向记者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现在轿车市场好像谁不降价就不买谁的车,可是降了也卖不动,消费者与厂家处于一种对峙状态,以后每年1月1日都降关税,每年都折腾,怎么办?有没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消费者现在的确对汽车降价有一种过高的期待,这种期待也主要缘自媒体的炒作,比如桑塔纳卖8万元还可以大赚特赚等等?其实,这是把5年后的希望放在了今天。如果中国汽车工业真有这么大的能量,能造出这么便宜的车,还要辛辛苦苦地谈出5年的保护期干什么?今天就拆掉所有壁垒与国际接轨算了!
如果一味地“价格逼宫,超过了企业承受的底线,最终结果是主流厂家亏损,价格崩盘就在所难免。中国汽车工业最终也就只有两种结果:
一是相当一批消费者用上了廉价的过时汽车,但是技术含量很低,售后服务没有保障,因为企业没有利润,就不可能引进或研发出更新的产品,也没有能力为用户提供长远而合理的售后服务。就像中国摩托车产业一样,连年的“恶性价格战导致只能重复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尽管产量很大,超过1000万辆,是摩托车生产大国,但是不能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没有“核心竞争力,算不上摩托车强国;
二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链有可能断掉。在中国汽车产业中,的确有“主流与“支流”之分,以桑塔纳、捷达、富康“老三样为代表的“主流轿车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其每年几万、几十万的订单维持着这一体系存在,而“支流企业依附在上面生存,零部件厂为其配套属于企业多赚的“外块,成本自然要低得多,因此也就有“轿车新势力之流以低价格冲击主流轿车企业的现身说法。但是,如果主流轿车企业“不买单,支流的低价格也就不复存在。
有人说,中国汽车产业没就没了,不要紧,国外的进口车还有的是,又便宜又好,选择的余地更大!抛开中国汽车工业如果毁掉将给国民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不谈,抛开“不买国产车不爱国这种民族情绪不谈,中国消费者果真就能买到便宜的进口车?其实这也只是一种奢望。有“老三样在市场上撑着,现在国外的进口车订价还要看中国人的脸色行事。一旦没有这些轿车厂,进口车也不会很便宜地卖给你。难道一辆车在美国卖七八千美元,中国消费者真的只花七八万就能买到?恐怕这也是做梦。那时中国汽车市场进口车卖多少钱的主动权不在中国人手里。
降价降不出“巨无霸
中国汽车产业的重组提了很多年,但一直效果不明显,现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这是竞争不充分造成的。但是,中国汽车工业“强者不强、“弱者不弱的问题不是仅靠竞争就能解决的,只靠价格竞争更不可能。
如果现在再发动大规模的价格战,毫无疑问,所有的汽车企业都会全面跟进,不过有的企业是在用自己的利润降价,有的在用资产管理公司的钱降价,有的在用股民的钱降价,有的在用银行的钱降价。最终结果是,年产20万辆的企业与年产几千辆的企业会长期“共存共荣,出局的人将微乎其微。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关键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产权大都是国家的,国有资本占主体,不会轻易让谁出局,加上汽车产业的关联性太大,一个企业如果倒闭,社会影响面太大,部门和地方都会死保。
因此,要解决中国汽车工业的问题,首先是要解决中国汽车企业的资本结构,不能使国有股“一股独大。尽快定一个新的行业准入标准,谁符合谁就能进入,不问资本的出身。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其次,要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旧的管理方式逐步在取消了,新的适应市场竞争的规则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汽车行业内部,侵犯知识产权、低成本销售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在行业外部,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如牌照竞拍、汽车限行和不合理收费等。
因此,要使中国汽车工业在5年保护期内强大起来,要使中国消费者能得到长远的利益,必须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强者在竞争中变得更强,培养出真正的“汽车巨人,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科光)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